5月1日起,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全面推開。
當天,各地增值稅發票順利開票、運作平穩,通過了營改增的第一道大關,營改增試點稅制轉換順利啟動。
改革落地紅利顯現
5月1日淩晨,北京民族飯店開出全面推開營改增後北京市生活服務業第一張增值稅專用發票。
“這張發票標誌著這次推進營改增戰略攻堅戰第一場戰役的第一個重要關口的順利通過、稅制轉換順利開啟;標誌著新中國成立後已開徵66年的營業稅正式告別歷史舞臺;標誌著我國深化稅制和徵管改革一個新時代的開啟。”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説。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是當前推動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大減稅措施。四個重要行業營改增的啟動,將使改革紅利不斷惠及企業和個人。
“原先的營業稅發票只能作為報銷憑證,現在好了,增值稅發票還能作為增值稅抵扣憑證,惠及企業發展。”取得北京市生活服務業第一張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溫州中泰機電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生説,今後企業購進不動産以及員工出差住宿的費用都可以抵扣了,他要用省下的稅款擴大生産、提高員工待遇。
5月1日8時55分,北京市朝陽區地稅局第六稅務所成功辦理了該區第一筆稅制改革新政策下的二手房繳稅業務,併為納稅人開具了增值稅發票,房屋成交價格372萬元,繳納稅款257748.57元,其中繳納增值稅177142.86元,比營改增前需繳營業稅減少了8857.14元。
“營改增後買賣二手房,確實少交了稅,而且比我們預期的減稅力度還要大。新政策讓我們百姓確確實實享受到了改革紅利。”辦理該筆二手房繳稅業務的邵先生説。
政策不斷細化完善
營改增試點從制度上基本消除貨物和服務稅制不統一、重復徵稅的問題,將有效減輕企業稅負。從前期試點情況看,截至2015年底,營改增累計實現減稅6412億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5月1日起,全面實施營改增,並承諾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為此,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方案對企業稅負問題進行了妥善安排,並明確新增試點行業的原營業稅優惠政策原則上予以延續,對老合同、老項目以及特定行業採取過渡性措施,預計今年營改增將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
同時,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在發佈試點方案後,又發佈了多個文件對改革進行補充完善。4月底,兩部門相繼發佈兩個文件,明確了金融業有關政策和勞務派遣服務、收費公路通行費抵扣等政策,對相關行業關心的多個問題進行規定。
比如,明確了金融機構質押式買入返售金融商品、持有政策性金融債券的利息收入,屬於之前發佈的過渡政策的規定所稱的金融同業往來利息收入,這意味著上述收入將免征增值稅。
“新納入營改增試點的四個行業涉及面廣、業務複雜,在一個或者幾個文件中很難完全考慮到所有情況,需要不斷進行補充、完善,使稅制更加科學合理並充分實現減稅效果。”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確保全面推開營改增後總體上實現所有行業全面減稅、絕大部分企業稅負有不同程度降低的政策效果,並不意味著所有企業都能減稅,企業應根據稅制特點調整自身經營管理以適應新稅制。
金融業在實行營改增後的稅負變化問題廣受關注,轄區內有大量金融機構的北京市西城區國家稅務局第九稅務所所長白玉明建議,“金融企業應梳理營改增後稅收政策變化對業務的影響,分析上下游企業對自身經營影響、延長産業鏈,分析業務結構中能增加抵扣的業務事項,調整産品結構和流程。同時,要加強發票管理、提高稅收風險管理意識,準確用好稅收優惠政策,來應對營改增帶來的變化”。
深化改革持續推進
營改增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改革,隨著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相關改革也將相繼展開。
4月30日,營改增全面推開前夕,國務院發佈了《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調整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明確以2014年為基數核定中央返還和地方上繳基數,所有行業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均納入中央和地方共用範圍,中央分享增值稅的50%,地方按稅收繳納地分享增值稅的50%,過渡期暫定2年至3年。
《方案》指出,既要保障地方既有財力,不影響地方財政平穩運作,又要保持目前中央和地方財力大體“五五”格局。適當提高地方按稅收繳納地分享增值稅的比例,有利於調動地方發展經濟和培植財源的積極性,緩解當前經濟下行壓力。
“稅種改革是和整個財稅體制改革關聯在一起的,在營改增全面推開的同時,也有必要推進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胡怡建説。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合理確定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適合作為地方收入的稅種下劃給地方,在稅政管理許可權方面給地方適當放權。
事權和財力劃分是現代財政制度有效運轉的基礎。“應該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胡怡建認為,同時要結合稅制改革,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加快地方稅體系建設。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已揚帆起航,完成改革目標的任務十分艱巨,需要各地區、各部門密切跟蹤試點工作進展情況,針對不同行業和企業特點,梳理試點過程中的新情況,不斷總結試點經驗,優化流程、改進方法,不斷把改革向前推進。(經濟日報記者 曾金華)
[責任編輯: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