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土地的成交價格過低,香港的土地市場自去年11月至今,已出現兩幅住宅土地的流拍。
香港同一地段、同一用途的土地,僅相隔半年時間,地價卻暴跌了近7成。
2月12日,香港地政總署公告顯示,春節後首次拍賣的一幅位於新界大埔區地段第221號的住宅用地,成交價為21.3億港元。公告顯示,該幅土地出讓面積為37696平方米,最高可建樓面面積為107100平方米。以此計算,樓面價僅為19880港元/平方米。土地面積的成交單價為56500港元/平方米。
此次拍賣地塊的樓面價與2015年9月出讓的同一地段的地塊相比,價格大幅下跌了近7成。
2015年9月2日,新界大埔區地段第226號的住宅用地,成交價為30.3億港元,土地面積為17121平方米,土地每平方米成交價高達176970港元。
從地理位置上看,在香港的行政區劃分的十八區之中,有九個區位於新界,除了沙田、葵青、荃灣三個區以外,其他諸如北區、大埔區、屯門區、元朗區,在香港人眼中基本上被視為“郊區”的範疇。
與北京郊區六環的土地成交價相比。2015年11月,北京市土地市場出讓順義區仁和鎮的兩宗地塊,成交總價近50億元,兩宗地塊的成交樓面價分別達到33000元/平方米和34000元/平方米。而大埔區該地塊的樓面價為16585元/平方米,遠低於北京的土地成交樓面價。
不僅土地的成交價格過低,香港的土地市場自去年11月至今,已出現兩幅住宅土地的流拍。
根據香港地政總署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11月4日和2016年1月25日,位於新界的兩幅住宅用地均因出價過低導致流拍。
而去年11月的土地流拍是時隔近20個月後香港的土地市場首次出現土地流拍的現象。儘管當時參加土地競拍的開發商有包括長實地産、恒基地産、新鴻基等在內的九大開發商,但所有報價均為達到香港特區政府的“底價”,因此政府決定收回土地。而此次土地的流拍也被市場認為是香港開發商對後市的態度開始轉向謹慎。
除了土地價格暴跌,香港的房價自去年9月開始也是一路下滑。中原地産的數據顯示,香港房價已經比去年9月下跌了9.5%,預計今年可能再跌20%。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15日發佈的報告稱,2016年將是香港房地産市場困難的一年,預測住宅樓價平均下跌10%至15%,而成交量預計持平或增加5%。
報道指出,香港房價自去年9月至今已明顯回調9.5%。供應增加、利率進入上升週期、本地經濟增長放慢及中國經濟減速等因素是造成香港房地産市場變得艱難的原因。
根據中原地産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香港樓市1月的成交量跌到至少25年來新低,房價較去年9月的最高點已跌去近10%,創2013年7月以來新低。除此之外,香港樓市也在2015年第四季度創下了七年來的最高季度跌幅——7.5%。
[責任編輯: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