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1月3日訊 (記者 吳瓊靜)由中國貿促會和日中經濟協會聯合舉辦“2015年中日企業家對話會”2日在北京舉行。來自中日兩國的企業界代表約320人,圍繞“面向2020年的中日企業創新戰略”和“全球化商務合作”兩大主題進行探討與交流。
出現在本次對話名單裏的中方企業中,既有華潤、中糧等老牌央企,也有包括京東、蘇寧雲商、華為、萬向集團在內的民營企業中的翹楚。日方則派出了日立、朝日啤酒、住友化學、資生堂、野村證券等知名大企業的代表。
近前公佈的我國“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了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産業邁向中高端水準,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等總體目標。在即將迎來“十三五”之際,本次中日企業的對話會上,兩國企業間的合作趨勢也呈現出四大亮點。
食品安全和高端農産品的合作需求增加
日本朝日啤酒最高顧問荻田伍率先介紹到,2006年,朝日公司在山東省萊陽市成立了朝日綠園農場,通過牛糞進行發酵用來種植玉米,再將玉米作為牛的飼料。這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可持續迴圈型農業示範項目。
中糧集團與日本企業也在豬肉、雞肉等現代化的生態養殖上有合作。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認為,以目前中國市場的特點來看,消費品類的升級,研發都成為突出主題。包括冷鏈物流等方面的日本食品工業技術、産品研發上都有相當大的優勢。“個人直觀感受,中國消費者對於日本食品的喜愛程度是超過了歐美食品的,這醞釀了非常大的合作的機會。”寧高寧説。
跨境電商的合作商機無限
“伴隨中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可以説是日本企業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來中國投資之後的又一次巨大的商機。”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認為,過去日本有大量的電子産品進入中國,但是日本還有許多高品質的生活用品,並沒有大規模進入中國。劉強東認為,跨境電商特別是這些品類商品的跨境貿易,將會極大的促進日本品牌和商品開拓中國市場。
蘇寧雲商副董事長孫為民也介紹説,蘇寧從2009年開始佈局日本市場,投資了擁有79年曆史的日本家電連鎖企業樂購仕,從投資收購之初的6家連鎖店,現在已經發展到30多家,僅今年上半年,銷售增長達到了123%,凈利潤是去年同期的43倍。
三井物産株式會社顧問槍田松瑩對中國網記者表示,雖然鋼鐵、水泥等行業的投資率在下滑,但是目前公司投資的電視購物、電子商務等服務業的增長率是非常高的,他以一線從商的經驗來看,對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充滿信心。
高端製造業相互投資方興未艾
華為副總裁蔣亞非在發言中説,華為在日本建立了研發和採購中心,同時日本還是華為全球第二大的採購國,如今華為的智慧手機有50%的器件都來自於日本。“日本産品的輕、薄、短、小的特點一直是華為的榜樣,高品質的日本廠商的元件是必不可少的”,蔣亞非介紹説。
萬向集團總裁魯偉鼎表示,萬向集團從80年代開始向日本出口汽車零部件,公司也從日本進口各種精密的設備。過去主要是加工類的設備,現在從進口清潔能源類設備的需求在增多。
日本旭硝子公司會長石村和彥介紹道,公司正在和中國企業進行合作。針對中國的生産玻璃的公司來提供大氣污染對策和節能對策的相關服務。該公司有一種環保型的塗料,使用這種原料可以把在橋樑上進行涂層,耐用年數長達30年,不僅可以節省成本,同時還會減少大氣污染。
開拓第三國 中日間産能合作可期
中非發展基金副總裁王勇則認為,中非基金自2007年6月開業以來,投資超過31億美元。投資項目覆蓋農業、基礎設施、製造業、工業園區和資源開發等多個行業。同時,日本政府和企業越來越重視非洲,在非洲開展農業、礦業和製造業等行業的投資。中非發展基金也願意在非洲合作同意的前提下,以開放的態度,平等的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礎上,與日本企業一起探討對非農業、製造業、互聯互通等基礎設施行業的合作。
多位有識之士也表達過相同的觀點。此前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日本企業在原産地多元化、合規調查、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很值得中國企業學習和借鑒,希望中國企業和日本企業能夠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
三井物産株式會社顧問槍田松瑩在近期召開的“北京—東京論壇”上也表示,在亞洲和非洲的基礎建設方面,日中兩國不應該僅停留在勝負關係上。以三井物産公司實際開展的案例來説,其在中東的一個發電廠的建設就是和中方的企業一起承包完成的。首先在中國國內市場進行合作,並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信賴關係,再一起去第三國去開展包括基礎設施投資在內的新業務,這或許是中日兩國企業可以考慮的合作模式。
中國貿促會會長姜增偉指出,希望雙方企業能夠將中國的裝備製造和人力資源等優勢,與日本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行銷網路等優勢結合起來,開展國際産能等方面的合作。共同開發第三國市場,在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有關國家的繁榮。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