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今年快遞業務量或達200億件 比“十二五”初期增8倍

2015-10-18 10: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今年快遞業務量或達200億件 比“十二五”初期增8倍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今日指出,近年來,我國快遞業發展迅猛,今年快遞業務總量預計要達到200億件,比“十二五”初期增長8倍,快遞規模持續擴大,服務水準不斷提升,企業的數量也大幅增加。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商務部部長助理王炳南和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介紹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促進快遞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情況,並答記者問。

  馬軍勝指出,在降低流通交易成本,支撐電子商務、服務生産生活、擴大就業渠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匹黑馬,但是由於起步比較晚、發展比較快的原因,我國快遞企業管理方式還比較粗放,相關基礎設施滯後,政策法規體系不完善,國際競爭力不夠強,寄遞渠道安全風險不斷暴露,整個行業發展水準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還有較大的差距。

  為了促進快遞業健康持續發展,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好地發揮快遞對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作用,交通運輸部、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起草了《意見》。前天國務院第10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意見》。

  馬軍勝介紹,《意見》主要內容有四個部分。在總體要求方面,《意見》提出,快遞的發展要堅持市場主導、安全為基、創新驅動、協同發展的基本原則,要以解決制約快遞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為導向,以“網際網路+”快遞為發展方向,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拓展服務網路惠及範圍,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

  馬軍勝指出,在重點任務方面主要有五項:一是培育壯大快遞企業,支援快遞企業兼併重組、上市融資,提高快遞服務品質,實施品牌戰略,鼓勵“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二是推進“網際網路+”快遞,鼓勵快遞企業充分利用資訊技術,拓展與電子商務、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的協同發展空間;三是實施快遞“向下、向西、向外”工程,建設快遞基礎設施,構建完善服務網路;四是實施快遞“上車、上船、上機”工程,在交通運輸領域完善快遞處理設施和綠色通道建設,銜接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五是實施快遞渠道安全監管“綠盾”工程,推進企業安全生産標準化建設,強化企業和寄件人安全責任,加強行業安全監管。

  馬軍勝介紹,為了確保任務落實,《意見》也提出了六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要簡政放權。這次文件提出,要探索對快遞企業實行同一工商登記機關管轄範圍內的“一照多址”模式,簡化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程式,精簡分支機構、末端網點備案手續,實現進出境快件便捷通關;

  二是優化快遞市場環境。創新監管方式,建立健全用戶申訴與執法的聯動機制,建立違法失信主體“黑名單”機制;

  三是健全法律法規。加快制定快遞條例和相關法規規章,將快遞業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在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等規劃中合理安排相關的基礎設施;

  四是加大財稅支援力度。中央預算內投資積極支援農村和西部地區公益性、基礎性快遞基礎設施建設,快遞企業可申請執行增值稅匯總繳納政策,依法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統籌安排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快遞集散中心等設施用地,快遞企業用電、用氣、用熱價格按照不高於一般工業標準執行;

  五是改進快遞車輛管理。這次文件提出制定兩方面的標準,第一是快遞專用機動車輛的標準,對快遞車輛的城市通行跟臨時停靠作業提供方便,第二是要研究出臺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國家標準,而且要求各地結合實際情況來制定用於城市收投的管理辦法,解決快遞“最後一公里”通行難問題;

  六是建設專業人才隊伍。探索學校、科研機構、協會和企業聯合培養模式,實施快遞人才素質提升工程,支援快遞企業組織從業人員參加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並按規定給予補貼。

  《意見》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協同聯動,加大支援力度,為快遞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馬軍勝表示,下一步,待《意見》正式發佈以後,交通運輸部、發展改革委、郵政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督促各地認真貫徹實施,共同做好快遞業發展的相關工作。

[責任編輯: 郜利敏]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