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製造正試圖從世界工廠向製造強國轉變,但和把握核心技術、創新商業模式、不斷挑戰和顛覆自己的美國製造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美國從去製造業化到高端製造業回歸的發展路徑對於正如火如荼朝著《中國製造2025》目標前進的中國製造業而言,有著諸多的啟發意義。]
原標題:[亦觀察] No.630 美國製造開始搶中國製造的飯碗
美國為何強大?美國強大是因為美國的品牌強大,是因為美國的製造業強大。美國擁有蘋果、谷歌、亞馬遜、通用電氣、微軟等多達227個品牌成為2014年世界500強。有人認為美國製造業已經衰落,當今世界是中國製造、印度製造和德國製造的天下。其實,中國製造的成本已接近美國;而且美國製造從未衰落過,只是換了張面。
鳳凰涅槃的美國製造
美國製造業經歷了崛起、去製造業化,高端製造業回歸的三個階段。在裏根時代,美國實施去製造業化的戰略,這既是為了保護美國的環境,也是因為美國的人工成本已經高到難以為繼,由此,美國逐漸失去了製造能力優勢:不再生産一台電腦、一件襯衫、一盒香煙,製造業全部轉到第三世界,全球成為美國的大工廠。從2000年以來,美國一共減少了570萬個製造業崗位。2013年曾經被譽為美國“汽車之城”的底特律申請破産保護,這標誌著美國製造業開始遭遇巨大危機。
正是在看到連自己國家的國旗都要由中國製造時,美國開始無法忽視製造業存在的問題。奧巴馬上臺後開始推動重振美國製造業。2012年美國公佈了《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將製造業提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僅在過去的五年裏,美國製造業部門就增加了85.5萬個新崗位。
儘管曾經的某些跡象讓人們以為美國製造業已經衰敗,但事實並非如此,美國只是把生産環節轉到了第三世界,而在研發、設計領域把控著製造的每一個環節。勞動生産率的大幅提高大大增強了美國製造業的實力,從1987年到2010年,美國勞動生産率提高了214.8%。供應鏈的把控更是讓美國長期處於利潤高的一端,資訊技術的高度發達,讓美國更懂得合理利用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
雖然中國的“世界工廠”之稱由來已久,但是直到2010年中國才超越美國,在世界製造業份額中以19.8%比19.4%的微弱優勢取勝,首次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大國。
美國製造業轉型——高附加值
美國製造業也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轉型,不斷向高附加值産業發展。美國矽谷是世界著名的網際網路聖地,加上第三産業在世界佔主導地位,使得美國長期霸佔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位置。
蘋果手機的生産成本不到售價的五分之一,但依然能夠火爆全球。一台iPhone出廠價179美元,進行組裝的中國工廠只能得到6.5美元,而按500美元的美國售價計算,有高達321美元由蘋果公司和它的渠道商所得。數據顯示,iPhone 6售價中有73%的價格轉化為蘋果的盈利,而iPhone 6 Plus的轉化率更是高達76%。
同樣,體育運動品牌耐克自己也不生産産品,但是高品質服裝的産出,少不了耐克優秀的設計,耐克牢牢把控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而具體生産則交給世界各地的工廠。
高附加值的産品生産,讓美國擁有了最高的利潤,卻大大減少了環境污染、資源損耗、人工協調等問題,從而促成美國製造業的再次強大。
美國製造業的幸福觀
美國製造業有一個定律,只有當工人的每人平均工資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生産飛機,因為不少製造問題的出現都是因為工人的“故意疏忽”和不負責任引起的。所以,越是對於那些安全系數要求較高的行業,員工的幸福感要求也越高。
高工資是員工幸福感的一部分,美國崇尚自由主義,看重個人幸福指數。工廠的環境、薪資福利待遇、個人價值實現等問題都是美國人關切的話題。
谷歌在員工福利方面一直非常出眾,因為鮮明超前的特色,多次被評為美國最佳僱主。除了讓世界艷慕的福利待遇,實現個人價值的和堅持理想信念也是他們幸福觀考量的一部分。
美國製造業不斷創新
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度,汽車是美國的支柱産業,汽車行業的衰落是美國經濟危機的符號,通用汽車等老牌製造商的困境,反映了美國製造業的當下困境。但是美國是一個不斷創新顛覆的國家,美國製造業也在不斷升級換代。
以美國汽車行業為例,2012年谷歌拿到無人駕駛汽車牌照,在智慧汽車領域不斷挑戰自己;特斯拉的創新,一舉顛覆了人們對傳統電動汽車續航時間短、形象低端不上檔次等問題的偏見,高大上的特斯拉一時間成為明星富豪們追捧的對象。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更是意圖借充電樁生意,顛覆沃爾瑪的商業佈局,借新商業模式沿高速公路另起爐灶開創美國新的商業中心。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耗國,但是電動汽車的顛覆、頁巖氣的開發等等,標誌著美國在通過不斷的顛覆創新,打造高端製造業,從而創造更高的利潤。
中國製造正試圖從世界工廠向製造強國轉變,但和把握核心技術、創新商業模式、不斷挑戰和顛覆自己的美國製造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美國從去製造業化到高端製造業回歸的發展路徑對於正如火如荼朝著《中國製造2025》目標前進的中國製造業而言,有著諸多的啟發意義。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