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 從多位權威專家處獲悉,金融“十三五”規劃將對內進一步增加金融供給和競爭,給予民營銀行、網際網路金融充分的創新空間;對外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以及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這些將形成一套“組合拳”,對金融改革和經濟增長形成雙驅動。
據經濟參考報9月7日報道,“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認為,金融“十三五”規劃的亮點在於,人民幣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穩步提升其國際化水準,並且帶動各個方面的相應配套改革。
“比如,降低金融體系門檻,允許更多的交易對象和交易主體金融體系;放鬆不同金融領域間的管制和隔離,促使不同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推動金融市場定價機制改革,提高金融體系效率,並建立相應的宏觀審慎機制;對於市場化改革可能出現的機構經營分化,應建立和完善並購、破産等退出機制。”巴曙松説。
另外,伴隨著金融對內開放,巴曙松指出,進一步完善存款保險制度等宏觀審慎監管制度框架,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將是金融“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
巴曙松表示,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完善人民幣利率和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這些也將體現在金融‘十三五’規劃中。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