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從規模來看,廣東繼續蟬聯總量第一,其中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四省市進出口規模超萬億水準,四省市總值佔全國總量的59%左右。
特約記者 張夢潔 北京報道
今年無疑是全國各地外貿加速分化調整的一年。24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中,5次內容都與進出口有關,顯示出政策層面對於這駕“馬車”的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自地方商務、海關、統計等部門梳理出今年上半年31省份進出口排名,從規模來看,廣東繼續蟬聯總量第一,其中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四省市進出口規模超萬億水準,四省市總值佔全國總量的59%左右。
從增速來看,中部地區進出口增長0.3%,整體水準要好于西部(-6.2%)和東部(-7.5%)。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國22個省份增幅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負增長,其中尤以寧夏波動最為明顯,排名從去年上半年的第六位下跌至今年同期的倒數第一位,青海則以63%的增速領跑全國。
東部傳統外貿大省繼續減速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進出口11.53萬億元,同比下降6.9%。其中,出口6.57萬億元,增長0.9%;進口4.96萬億元,降幅為-15.5%。
31省份中,共18省份增速快於全國平均增速,依次是青海、貴州、河南、山西、廣西、甘肅、湖南、海南、湖北、陜西、江西、福建、內蒙古、廣東、重慶、浙江、上海、江蘇。
其中,東部省份所佔席位最少。一直以來,東部11省市都是我國外貿進出口的主力軍,佔全國進出口的比重達到了85%,僅廣東一省就以接近3萬億的體量,相當於與其毗鄰的廣西外貿總值的22倍。
但上半年除海南外,東部其餘10省份增速都處在負增長區間,與去年同期相比,僅有廣東、福建、海南3省降幅收窄,其中廣東形勢好轉明顯,增速從去年同期的-16.7%回暖至今年的-1.8%。
在7月中旬商務部召開的沿海部分省市商務工作座談會上,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六省市參加了會議,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會上要求,各地方抓緊研究提出下半年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思路措施,努力完成全年商務工作任務。
對此,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東部整體增速下滑,一方面與東部沿海傳統外貿大省本身基數大有關,因此要維持原有增速的困難比中西部地區要大得多。
同時,這也與整個中國的産業結構轉型相關,隨著外資結構調整,一部分製造業轉移到東南亞等成本更低的地區,製造業外資的減少從而反映到進出口增速上。
從比較優勢來看,我國資源要素成本低的優勢正在消失。目前孟加拉、柬埔寨、越南等國每人平均工資不到1000元,僅為國內的1/3左右。
西部省份急漲急跌波動大
今年上半年,進出口調座次的現象非常明顯,尤其是在西部地區調整的力度非常之大。
去年上半年,全國外貿增速前六強被西部6省份(陜西、雲南、貴州、重慶、廣西、寧夏)完全佔據;而到了今年,去年同期排名第一的陜西迅速跌落至第十名,增速幾乎“歸零”,排名第二的雲南更是大幅掉落至今年的第26位,增速由49%轉為今年的-18.1%。
雖部分西部省份外貿坐“過山車”,但新的增速冠軍仍在這一區域。今年上半年,青海以63%的增速奪冠,貴州則緊接其後,以59.6%的增速居第二。
與此同時,增速最快和最慢的省份都在西部地區。排名前十的省份中,西部佔據了一半的名額;排名最後的10個省份中,西部同樣佔一半的名額。
“這主要與西部地區處於新的改革發展階段有關,這些省份的外貿市場主要面向"一帶一路"沿線或周邊國家,而這些國家或地區多屬於新興市場,成熟度不如發達國家,市場需求變動較大,因而對西部地區增速影響非常明顯。”張建平分析稱,同時,由於西部省份外貿基數小,加之承接部分東部地區産業轉移,所以增速很容易“急漲”。
以西藏為例,尼泊爾為其第一大貿易夥伴,受尼泊爾地震影響,西藏上半年外貿增速下降逾三成。
中部外貿依存度過低
相對於全線滑落的東部,大起大落的西部來説,中部地區外貿則較為平穩。今年上半年,中部8省份中,半數省份的增速排名都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其中河南表現最為搶眼,從去年的增長5.3%躍升至今年的26.7%,全國排名亦由去年的第17位上升至第3位。
不過,如中部所處的位置,其進出口總量一直處在區域中間地帶,增速表現四平八穩,且中部省份普遍外貿依存度較低。
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區進出口8501億元,整體規模比西部地區還低214億元,佔同期中部8省GDP總量的11%左右,最高的江西也不到20%。這一水準,遠遠低於國際標準。一般經濟較開放、國際化較高的國家或者地區外貿依存度都在30%以上。
而在東部沿海的上海、北京、廣東等地外貿依存度都至少在80%以上,即使在西部地區的重慶,其外貿依存度也達到了36%。
“以外貿為例,湖南外貿比不上廣東一個鄉,甚至比不上別人的一個倉”,湖南商務廳廳長徐湘平曾如是評價。
“中部省份經濟外向程度低,與自身區位以及産業結構有關”,張建平説,相對於靠海的東部省份、沿邊的西部省份,中間位置的東部地區對外開放受限于區位因素,並且部分省份外資帶動性不強。
“但是中部地區投資潛力很大”,張建平認為,隨著國內産業向東部地區陸續轉移,這一區域的開放水準會慢慢提高,投資帶動效應將凸顯。
作者:張夢潔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