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記者高晨)繼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十條意見(簡稱“融十條”)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正式印發《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並明確了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
“融十條”具體包括: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適度增長;抑制金融機構籌資成本不合理上升;縮短企業融資鏈條;清理整頓不合理金融服務收費;提高貸款審批和發放效率;完善商業銀行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加快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積極發揮保險、擔保的功能和作用;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融十條”的首條就是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適度增長,同時十分注重金融市場結構的調整。“調結構就是要盤活存量資金。”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指出,前期的大規模刺激政策導致債務負擔驟增,産能過剩壓力巨大,不僅推高了企業的財務費用,還擠出了新經濟、新産業的可用資金,不利於結構優化。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就當前經濟增長態勢而言,並不需要太大的刺激,下半年大水漫灌式的降準、降息概率並不高。
■部委行動
銀監會開展收費專項檢查
“該意見緊緊圍繞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這一核心問題,多方著力,標本兼治,各項措施切中要害,為金融更好地支援實體經濟指明瞭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當前我國貨幣信貸總量不小,但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不易、成本較高的問題依然突出。“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有利於為企業‘輸氧供血’,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穩增長奠定良好的微觀基礎。”銀監會表示,正在組織開展全國性的銀行業收費專項檢查,要求各銀行進行自查,各銀行從總行到各級分支機構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在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各銀監局進行現場檢查,對於違規收費行為,嚴格依法啟動問責程式。下一步將按照意見的要求,在優化小微企業貸款服務、保持收費專項治理高壓態勢的同時,從抑制金融機構籌資成本不合理上升、完善商業銀行考核評價體系、加快發展中小金融機構等各個方面繼續著力,統籌推進,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