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已過半,各地陸續交出“期中”考卷。南方日報記者梳理髮現,截至23日,已有24個省市區公佈上半年經濟運作數據,其中廣東、江蘇GDP規模首超3萬億元,繼續位列全國各省前茅。浙江、河南、河北、四川、湖北、湖南、上海等7省市同列“萬億俱樂部”。就各省市區GDP增速而言,西藏以11.7%的高速位列增速第一名,19省份增速較一季度有所回升。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中部省份繼續保持穩健態勢,尤其是位於長江中游的湖南、湖北、江西GDP增速均超過了9%。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迴旋餘地在中西部,伴隨長江運輸水道的振興,長江經濟帶有很大發展空間。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趙曉娜 實習生 農海默
廣東經濟總量繼續領跑
23日,福建省統計局公佈,2014年上半年全省實現GDP9733.61億元,同比增長9.7%,高於全國7.4%增速2.3個百分點。這一“成績”並不算差,但仍低於部分地區增速。截至23日公佈的24個省份中,西藏以11.7%的經濟增速位居首位,重慶、天津、青海、貴州、陜西等省份均以超過10%的速度高速增長。
提交“答卷”的24個省份中,僅河北、浙江、上海、北京4個省市區低於全國7.4%的水準,其中河北省以5.8%的經濟增速,繼續墊底增速榜單,上海市則錄得7.1%的相對低速,北京、上海均取得7.2%的GDP增速。另外,寧夏上半年經濟增速為7.4%,與全國水準持平。
受困于經濟轉型的“陣痛”,河北省一季度就以4.2%的經濟增速墊底全國,與其同為“後進生”的黑龍江、山西兩省尚未公佈上半年成績。
但在今年二季度,河北省經濟增速達5.8%,高出一季度增速1.6個百分點。河北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22日表示,今年上半年該省生産總值實現13640.0億元,“經濟運作穩中有升,結構調整穩中有進,品質效益穩中向好”。
從經濟總量上來看,上述24個省份中,上半年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的省份有9個。廣東、江蘇以經濟規模超過3萬億元(30879.09億元、30115億元)遠超別省名列全國前茅;山東目前尚未公佈數據,今年一季度該省經濟總量僅次於上述兩省。
浙江、河南緊隨廣東和江蘇之後,GDP分別是17978億元、15778.62億元。河北、四川、湖北、湖南、上海等五省市也進入了“萬億俱樂部”。
19省份經濟增速回升
無獨有偶,二季度多個省份經濟出現回升態勢。記者梳理24個已經公佈經濟半年報的省份,北京、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等19省份較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回升,僅有新疆、天津、安徽3省市經濟增速出現回落,重慶市、貴州省持平。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表示,二季度各地經濟增速較一季度有所提高,一是由於二季度並無自然災害,各种經濟活動全面鋪開,經濟運作正常;二是由於生態控制進入常態化,一些小型工廠關閉,把市場份額讓給大型企業,生産恢復到了良好狀態。在這方面,河北就是個典型例子。
葉青説,更為重要的是,伴隨中央“調結構、轉方式、促增長、惠民生”政策的落實,各個省份都在挖掘自身潛力,再加上中央二季度下派多個督查組到地方,從中央到地方,政策落實起到很大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中部省份繼續穩健的態勢,尤其是位於長江中游的湖南、湖北、江西GDP增速均超過了9%。有專家分析,中部沿江幾個省份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平原、龐大的人口和消費市場,既靠近東部可以承接産業轉移,又靠近中西部的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和空間最大。
葉青表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迴旋餘地在中西部。近兩年來,中央力推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長江經濟帶有很大發展空間。尤其引起葉青關注的是長江運輸水道的振興,沿江各省修碼頭、挖航道,將大大降低沿江省份的物流費用和運輸效率。
“武漢到安慶是6米的水深,之後萬噸的巨輪就可以直接到武漢了,”葉青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今後武漢可以直達韓國、日本、東南亞等近洋航線。“長江兩岸就可以有很多製造業,這使得整個運輸效率提高一倍。”
三季度經濟有望向好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速為7.4%,增長態勢趨穩。多位經濟學家預測,今年全國我國GDP增速也將維持在7.4%-7.5%左右。
不過,經濟學家們對此並不擔心。根據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17日發佈的“中國經濟學人經濟形勢調研”,近六成經濟學家看好中國經濟增長,不擔心中國經濟增速下降。他們認為,只要經濟增速下降到一定程度,減緩調整經濟結構的步伐,中國經濟就能走出谷底。
同時,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回暖。
葉青預計,下半年若是沒有大的自然災害,再加上中央政策落實力度加大,以及加強高層次的監管力度,三季度各省經濟數據有望好于一、二季度。
不過,在民生證券管清友看來,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前景來説,關鍵問題是能否推進存量改革去杠桿,而不是GDP增速能否保持在7.5%。
上述調查經濟學家也對下一步經濟政策走向有所期待:69%的專家學者建議啟動民間資本,59%的專家學者認為應該採取“市場導向,小微刺激”政策,另有超過半數的經濟學者建議推進金融改革和財稅改革。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