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半年報昨天出爐。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2690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7.4%,二季度增7.5%。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同比增3.9%,第二産業增7.4%,第三産業增8.0%。從環比看,二季度GDP增2.0%。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5396元,同比名義增長12.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全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4959元,同比名義增長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2014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0025元,同比名義增長1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3%。
1-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6%,銷售額下降6.7%。不同地區房地産價格也出現分化,二三線城市房地産價格出現往下調整的態勢。
經濟運作總體平穩
經濟運作總體平穩,主要表現在五個“穩”上,就是增長趨穩、就業總體穩定、物價基本平穩、農業穩固、居民收入穩定增長。這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給出的看法。
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7.4%,其中二季度增長7.5%,比一季度稍快了0.1個百分點。就業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人員超過700萬人,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數量同比增長1.8%,增加307萬人。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1-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基本上是在1.8%和2.5%之間相對平穩運作。上半年農業生産形勢不錯,夏糧實現豐收。居民收入方面,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居民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結構優化蘊含亮點
上半年經濟運作當中,蘊含不少亮點,諸如結構調整穩中有進。一方面,産業結構繼續優化。上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46.6%,比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産業0.6個百分點。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陳憲表示,這體現了一種趨勢。去年三産佔GDP的比重為46.1%,第一次超過二産;今年上半年三産佔GDP的比重是46.6%,繼續保持增速快於第二産業,佔GDP比重繼續提高的勢頭。這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由原來的工業主導型經濟向服務主導型經濟轉變,將對中國經濟增長、就業以及各個方面産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另一方面,內需結構進一步改善。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19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1375億元,同比增長48.3%。
全年7.5%增速較適宜
目前來看,如果全年GDP能保持7.5%左右的增速,將會是一個比較適宜的速度,一方面能穩住就業和通脹,另一方面也為改革創造空間。
盛來運指出,上半年針對國內外複雜嚴峻的形勢和經濟下行的壓力,我們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實施了預調、微調,在堅持區間調控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定向調控,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既利於當前又利於長遠,是所有的調結構、促改革、穩增長的政策措施。
交行報告指出,隨著政策的起效,二季度開始部分宏觀數據有所好轉,經濟增速也開始企穩回升。交行報告也提醒,儘管當前宏觀經濟在政策托底下出現好轉,但考慮到目前國內外需求增長仍面臨較多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
(本報記者 張曉鳴)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