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能保的風險”不等同於“保險無所不能”。更不能像“世界盃遺憾險”這樣假借保險之名,行博彩斂財之實。對此,監管者可得抓緊出面表態
四年一次的世界盃終於開賽了,球迷夙夜堅守,商家各顯神通。這一次,國內保險企業亦不甘寂寞,賽前推出“世界盃遺憾險”“夜貓子險”等新奇保險。不過這些新險種少人問津,看來險企又碰了一鼻子灰。
保險業有句“箴言”:只有不能保的價格,沒有不能保的風險。意思是無論何種風險,除非價格談不攏,否則都能通過“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方式化解。這話説得沒錯,從美國西海岸颶風肆虐後的鉅額財産損失,到中國山西農村狗咬傷人後幾十元的醫藥費,物損、人傷、責任風險,保險都管賠。
但是話説回來,“沒有不能保的風險”不等同於“保險無所不能”。此次某公司推出“世界盃遺憾險”,就是假借保險之名,行博彩斂財之實。保險公司承諾如果球迷支援的球隊在其投保的賽段被淘汰了,球迷就可以獲得補償。今年春天推出的“霧霾險”,也是在拿天氣做賭注,被監管部門勒令停售。時至今日,“世界盃遺憾險”又故伎重演,監管者可得抓緊出面表態,如若不然,今天我為“最美和聲”心儀選手落敗開發個“安慰險”,明天他為“非誠勿擾”某嘉賓牽手失敗推出個“傷心險”……凡是涉及群眾集體參與的活動,險企都以保險之名操刀博彩項目,這還了得!
“遺憾”不能保,其他的“新奇”保險也不值得提倡。從有悖于社會公序良俗的“酒駕險”“鞭炮險”,到新瓶裝老酒的“腸胃險”“夜貓子險”“小三險”,這些年,有的保險公司什麼熱鬧追什麼,一副插科打諢的輕薄樣態,令人側目。
我國保險業經過多年兩位數的速度發展,目前成為全球第四大保險市場。雖然增速快、總量大,在經濟社會中發揮的作用與日俱增,但深析其發展品質,還有很多未盡人意之處。比如近來許多高收入人群到香港投保壽險和重疾險,就是因為國內同類險種價格偏高、保障範圍偏窄;航意險暴利在社會輿論轟炸下仍昂然而立;老年人護理保險、教師醫生等特殊職業責任險、居民家庭財産保險、賽事保險、文博保險等國外已經成熟的險種,在國內還只是零敲碎打,遠不能滿足需要。國內保險業在保障國計民生方面,任重道遠。與此同時,在國內,從企業到居民,保險意識保險觀念尚不成熟,需要悉心呵護。在這種情況下,嚴重扭曲了保險價值內涵的各類“新奇”保險屢屢亮相,不僅不能給行業發展帶來正能量,反而會傷根基傷元氣。監管部門對此決不可一笑了之、等閒視之。
才不過半年,還有幾人記得誰推出了“鞭炮險”?有誰對那個品牌産生了好感乃至粘著力?
保險,別瞎鬧了。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