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莫
逼近4萬億美元大關的外匯儲備對於其經營管理者來説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獲悉,國家外匯管理局最近召開小範圍的專家座談會,徵求業內專家對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意見和建議,並向與會專家招標相關的研究課題,發揮“智庫”作用,以更好地推動中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改革。
據記者了解,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與中央外匯業務中心相關負責每人平均參加了此次小型座談會。這不是外匯局第一次召集專家舉行此類會議,上一次類似的會議要追溯至2011年。2011年3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正式突破3萬億美元。“現在外匯儲備逼近4萬億美元,又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一位與會人士表示,上次專家會之後外匯局也招標了一些研究課題,有些課題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後來也被採納。
6月12日,外匯局相關負責人就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進行線上訪談,6月13日,外匯局小範圍召集專家進行座談。多位參與座談的專家對記者表示,除了聽取專家們的建議,會上外匯局相關負責人也向大家介紹了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情況。“以上都表明,外匯局希望就外匯儲備問題能和外界形成一個更好的互動,在有限的範圍內提高其資訊透明度。”上述與會人士表示。
規模巨大的外匯儲備甚至已經引發來自高層方面的重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非洲訪問期間提到:“比較多的外匯儲備已經是我們很大的負擔,因為它要變成本國的基礎貨幣,會影響通貨膨脹。”從2009年4月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關口,到2011年3月突破3萬億美元,再到如今接近4萬億美元大關。
五年內,中國外匯儲備已翻了將近一番。數據顯示,外匯儲備佔央行總資産的比重超過80%,央行的資産負債貨幣結構不匹配,帶來較大的匯率風險和成本對衝壓力。種種跡象表明,如何化解外儲經營管理的壓力將成為下一步政策的重點之一。
按照安全、流動、保值增值的原則,近幾年來我國外匯儲備創新了一些管理方式。2013年初,外匯局披露,在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機構內,成立了外匯儲備委託貸款辦公室。這一外匯儲備的運用模式,是按商業條件提供美元貸款,支援中資企業“走出去”。另據與會專家透露,在“用好存量”方面,外匯儲備管理多元化程度比起幾年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
針對如何改進外匯儲備的經營管理,暨南大學國際金融與商務研究所所長孫華妤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建議,外匯儲備在經營管理上不應設立更高的收益指標,但是可以進行債券、股權和實物類的分層投資,把握一些好的投資機會以取得更可觀的收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則表示,外匯儲備是一個戰略儲備,不僅要看其短期的賬面盈虧,更應關注其和國家戰略之間的關係。外匯儲備是面向未來的,應該在長遠上有所佈局和考慮。
業內人士對於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模式基本認可,但同時認為中國已經無法承受更多的外儲規模增長———如果外匯儲備的規模達到了5萬億美元甚至6萬億美元,那麼再牛的人也將無法充分照顧好多元化的投資組合。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觀經濟研究員趙慶明表示,儘管今年以來,外匯佔款增速出現下降,但是外匯佔款每個月還是在正增長,2012年曾經出現過的單季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也沒有再現過“這種趨勢可能還要持續下去,所以關鍵是卡住增量”。
張茉楠則表示,控制好增量的要點在於通過市場化手段來化解,達到“藏匯於民”,這就需要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政策的配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大增是人民幣未能國際化的結果。如果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有更多的話語權,我們也不必要儲備這麼多的外匯儲備來抵禦風險。”張茉楠説。
孫華妤説,化解外儲增量需要在制度建設上更大程度開放資本項目,鼓勵更多的私人企業“走出去”。“適度控制資本流入,而更大程度的開放資本流出,民間資本真正走出去才是真正的藏匯於民。”她表示,産業資本直接投資的收益率要遠高於外匯儲備投資的綜合收益率,因此,鼓勵更多的私人企業走出去,我國對外投資的收益率才能提高。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