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各個機構、各路專家都眾説紛紜。昨天,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發佈了《金融監管藍皮書: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4)》稱:中國影子銀行體系所涉及的非傳統信貸融資規模大致為27萬億元,佔銀行業資産比例為19%。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胡濱表示,可以從三個層次來定義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第一個層次是最狹義的影子銀行體系,以是否接受監管為依據。第二個層次是狹義的影子銀行體系,對應的是銀行體系之外的信用仲介及活動。第三個層次是廣義的影子銀行體系,是狹義的範疇再加上銀行體系之內的非傳統信貸融資。
最狹義的影子銀行體系所涉及的非傳統信貸融資産品包括:民間借貸、第三方理財、網路信貸融資、無備案私募股權基金、小額貸款、融資性擔保等。報告大致估算最狹義影子銀行體系所涉及的非傳統信貸融資的規模大致為6萬億元。
狹義的影子銀行體系所涉及的非傳統信貸融資産品,除了最狹義影子銀行體系之外,還包括:理財、信託、財務公司、貨幣市場基金、代客資産管理、基金保險(放心保)等子公司融資性業務、資産證券化等,進行必要的剔除和區分後,這部分大概是14.6萬億元,加上最狹義部分,狹義的影子銀行體系大約為21萬億元。
廣義的影子銀行體系所涉及的非傳統信貸融資産品除了狹義影子銀行體系之外,還包括同業以及很小部分信用證、匯票及代付等銀行體系之內的非傳統信貸融資及其創新方式,統計上大致可以只考慮同業業務。
胡濱表示,影子銀行風險極易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內在關聯性和傳染性將是中國金融體系系統性風險的最大隱患,是中國金融體系的最大的風險環節。在同業業務高速擴張的背景下,影子銀行的風險將首先表現為資金市場的流動性危機。一旦拆借市場爆發風險,高度依賴批發性資金市場的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遭遇流動性危機,進而引發違約及信用危機,最後可能導致銀行體系危機。2013年6月20日的“錢荒”事件就是影子銀行典型的風險信號。
[責任編輯: 郜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