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內蒙古遭遇奶源困局 1斤純牛奶不比1瓶礦泉水

2013-12-03 09: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斤純牛奶賣不了一瓶礦泉水的錢,這是不合理的。”在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畜牧處副處長王建龍看來,今年市場上牛奶漲價是理性的回歸。

  中國青年報記者從呼和浩特市的10多家大小超市了解到,今年牛奶的價格已經漲了三四次,但低端奶漲幅都不是很高,每次一袋奶也就只漲一兩毛錢。而中高端牛奶漲幅比較大,有的品牌的高端奶從每箱59元漲到了62元、還有的從每箱68元到73元。大部分中高端品牌的牛奶漲幅都在每箱2~6元。

  王建龍分析,近期牛奶、奶粉、冰淇淋、奶酪等乳製品價格上漲與內蒙古奶牛存欄數下降、奶源緊張、企業爭搶奶源等現象相關。

  12月1日起,三元、光明等低溫袋裝液態奶提價,平均上漲8%,袋裝奶進入“2時代”。

  奶源地搶奶

  2013年9月14日,內蒙古當地一家企業提交的“關於請求政府加強奶源市場監管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稱:2013年奶業形勢發生巨大變化,進入9月以來,原料奶供需矛盾不斷加劇。

  報告還陳述:目前,奶源市場不正當競爭再次出現,部分乳企放低原料奶驗收標準,高價競爭奶源,惡性競爭導致奶販子又死灰複燃,嚴重擾亂了奶源市場正常秩序。一些中小企業為了掌控奶源,採取提高奶價、降低品質標準的辦法搶奶源,部分地區的鮮奶價格已達每公斤5元以上,遠遠超出正常水準。

  那木拉是內蒙古正藍旗青格勒圖奶牛養殖小區的規模養殖入夥人,他擁有70頭奶牛。那木拉告訴記者,今年9月以來,不斷有來自外省的原奶收購人員在錫林郭勒盟一帶活動,到一些養殖小區裏高價搶奶。奶販子自備奶罐車,有時在半道攔下奶站的運奶車輛高價收奶,給出的價格是每公斤5元,高於內蒙古生鮮乳每公斤平均收購價近1.5元,奶牛養殖戶為獲取更多利潤,遂向不定性奶販售奶。

  內蒙古自治區奶業協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9月出現的搶奶現象,幾乎漫延了中國奶牛主産區。內蒙古作為乳業大區,奶販子光顧的次數更多。

  該調查表明,奶販子主要出自一些中小型乳品企業,他們自稱是某企業的收購人員,在一些奶源産地,高價收購鮮奶。廣東的企業到河南搶奶,江蘇的企業到天津搶奶,四川、河北、山東的企業到內蒙古搶奶,搶奶亂象導致原奶品質管控難度加大。

  針對目前奶源市場無序競爭的混亂局面,報告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儘快採取有效措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政府應出臺乳企奶源收購管理辦法,加大對中小型乳企的監管,規範原料奶收購秩序,嚴厲打擊跨區域搶奶行為,對搶奶的乳企和奶販子要從重處罰並堅決取締。

  王建龍説,乳製品企業進入門檻較低,致使國內一些中小乳品加工企業過多,這些加工企業科技含量不高,雖然不能撼動大企業的地位,但造成嚴重産能過剩,致使原料奶短缺,企業爭搶奶源。

  內蒙古自治區奶業協會一位負責人説,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有關領導批轉報告後,責成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儘快出臺內蒙古生鮮乳收購實施方案。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內蒙古自治區品質技術監督局、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門,已經成立專項治理搶奶的執法行動組。

  以目前的鮮奶價格計算,養奶牛是賠錢的

  呼和浩特市小黑河鎮班定營村的豪德奶牛養殖小區的侯素珍每天早上3點多起床到養殖小區的奶站擠奶,擁有50頭奶牛的侯素珍是奶牛養殖小區19戶奶牛養殖戶中的一員。

  侯素珍告訴記者,豪德養殖小區是一家乳業公司的一個基地,養殖形式只是把規模大的養牛散戶集中在一個養殖小區飼養,事實上,在日常養殖中,還是養殖戶自己在單幹。

  內蒙古自治區奶業協會稱,規模養殖以來,內蒙古奶業生産組織模式主要有散養、奶農專業合作社、養殖小區、企業建設的牧場等幾類。散養主要集中在內蒙古東部的4個盟市,但從實踐來看,很多奶農合作社並不是散戶因生産經營需要自發組建的,一些是奶站為取得合法的開辦資質而成立的,還有一些是養殖大戶為獲得國家政策扶持資金而湊成的。以合作社名義建設的養殖小區沒有在奶牛入園進區之後實現“統一管理”,而是事實上的“集中散養”,即養殖戶在統一建設的小區內分別飼養自家的奶牛,標準化養殖並未實現。

  談到養殖效益,侯素珍説,一頭牛從出生落地到産奶需28個月。她的50頭奶牛中有20頭小牛,在30頭大牛中,除去因繁育和其他原因停奶的,正常産奶的奶牛不足20頭。目前,企業在小區的鮮奶收購價是每公斤3.15元,一頭好牛日平均産奶23公斤左右,表面上看,一頭好奶牛每天有70多元錢的收入,但剔除飼草料和負擔暫時不産奶奶牛等的養殖成本,幾乎沒有現金收入。

  在侯素珍看來,養奶牛唯一的收入在奶牛的增加和出售小牛上,靠繁育增加的奶牛就是養殖戶的無形收入。侯素珍説,2012年3月自己從白廟子村來班定營時,僅有不到30頭奶牛,而現在增加到了50頭。她算了一筆賬:一頭奶牛當下的價格在1.5萬元至2萬元之間,以1.5萬元一頭牛計,增加出來的20頭奶牛就是30萬元。

  雖然看似侯素珍的牛群增加了,資産也增加了,但侯素珍還是心有顧慮,不敢再讓牛群增長。“俗話説,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她説,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疫情或者出現價格大漲大落就會賠得血本無歸。

  豪德養殖小區技術員許志高説,一頭牛日養殖成本在40元左右,這樣算來50頭牛的日養殖成本在2000元左右,不算人工,以目前的鮮奶收購價格計算養殖戶養奶牛是賠錢的。

  許志高説,隨著牛肉價格的上漲,現在養殖戶不再專門靠技術繁育母牛犢子,而是自然繁育,公牛犢子的價格是每斤19元,一頭公牛犢子可以賣到1000多元。

  內蒙古農牧業廳畜牧處的一份統計顯示,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全區奶業主産區生鮮乳收購價格基本是:規模養殖牧場目前的鮮奶收購價在3.50至3.80元/公斤,一家大型乳企的所屬牧場因為有有機認證,鮮奶收購價達到了每公斤4.70元。散戶平均價格是每公斤2.80元,小區平均價格是每公斤3.15元。內蒙古鮮奶平均收購價格在全國7個主産養殖省、區倒數第一,特別是呼倫貝爾地處世界優質奶源生産帶,鮮奶收購價格平均在每公斤1.8~2元,收購價格遠低於奶農的養殖成本。

  奶牛存欄數同比下降1/4

  進入2013年,內蒙古地區養牛的飼料分品種每噸漲了200~600元不等,1公斤牛奶的生産成本在3.40元左右,這是個盈虧平衡點。在王建龍的印象中,近幾年來,內蒙古生鮮奶收購價格偏低,挫傷了養殖戶養殖熱情,去年以來,養殖戶開始賣牛,致使存欄下降。

  內蒙古自治區奶業協會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説,從去年開始,牛肉價格非常好,一些奶牛養殖戶開始賣牛,呼和浩特市地區市場上銷售的牛肉很多是奶牛肉。

  這位負責人提供的數據表明,目前,內蒙古奶牛存欄頭數較往年減少1/4,原奶短缺1/3。一家大型乳企的所屬牧場高峰時存欄奶牛3000多頭,而當下不足1000頭,多數養殖小區關閉。在內蒙古,伊利集團過去一天能收購原料奶1萬噸,現在只能收6000噸。2012年夏天,伊利集團和蒙牛乳業兩家在呼和浩特地區一天各自能收購原料奶2000噸,現在各自不足700噸。

  該負責人介紹,業內保守估計今年內蒙古奶源缺口約200萬噸上下,今年的奶荒,是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目前,養奶牛利潤微薄或無利潤,致使奶牛養殖戶逐漸減少,雖然今年原料奶收購價上漲了,但養奶牛的産奶週期是兩年多,中小養殖戶不知道以後的價格會是什麼樣,不敢養,這就成了惡性迴圈。

  內蒙古自治區奶業協會對內蒙古各盟市奶牛養殖戶養殖意願初步調查顯示,目前,養殖散戶積極性不高。擬擴大養殖規模的主要是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大戶;維持現有養殖規模的主要是飼養管理技術差、奶牛單産低、牛群結構不合理的中小戶及處於虧損或持平狀態的養殖戶;準備退出奶牛養殖的奶戶基本都是散養戶。

  王建龍分析,奶源不足的另一個原因是進口奶粉銳減和價格大幅度上揚造成的。由於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乾旱和紐西蘭進口恒天然集團毒奶粉事件,進口的奶粉銳減、價格攀高,造成了乳品加工企業生産酸奶、冰激淩、雪糕等乳製品原料的短缺,原來可以由奶粉替代的産品改用鮮奶替代,造成了乳品加工企業使用國産奶源補缺,搶奶由此而發。

  養殖戶與乳企捆綁是出路

  11月14日,奶牛養殖及原奶生産商原生態牧業開始公開招股。值得注意的是,招股説明書基礎投資者名單中有蒙牛乳業的身影。蒙牛將認購其6000萬美元股份。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蒙牛乳業為了佈局上游奶源而做的投資選擇。

  除了蒙牛乳業佈局奶源以外,伊利集團近期也頻頻出擊。繼投資輝山乳業之後,近日伊利集團與義大利最大的乳品生産商斯嘉達公司在上海宣佈正式達成戰略合作。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行業研究員林平表示,這些舉動,主要原因在於奶源緊張,企業需要構建外部奶源通道。但無論如何也要加快建設本地規模養殖,然而現實困難重重。

  據記者了解,目前,在內蒙古建設一個百頭規模養殖場至少需要投入300萬元,而國家拔付內蒙古發展規模養殖場建設方面資金每年只有7000萬元,而且只能用於現有存欄3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的改擴建,可以説規模養殖建設資金匱乏。

  內蒙古自治區奶業協會在“內蒙古奶源基地建設情況”的彙報材料中説,目前伊利、蒙牛只建設了部分自有牧場(內蒙古33個,其中伊利自建牧場25個,存欄5.3萬頭;蒙牛自建8個,存欄1.7萬頭),其他均以奶聯社、養殖小區及散養為主。國家安排給伊利、蒙牛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項目,要求企業進行資金配套,但合作建設規模養殖場的進度緩慢。

  在王建龍看來,現階段奶價上漲應該是一個理性的回歸,當然這種漲價是緩慢的、階段性的。同時在養殖中要破解養殖戶與加工企業分離現狀和養殖奶牛貸款渠道暢通問題,儘快轉變養殖機制是未來的方向。

  林平説,當下奶牛養殖戶、生鮮乳收購站和乳品加工企業之間只是簡單的買賣關係,沒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利益相關機制,往往是地位強勢的乳品加工企業獨家定價,處於弱勢的奶農只能被動接受,沒有話語權,養殖戶利益無法得到保障。搶奶從奶企之間蔓延到養殖小區,奶源緊張也從另一個方面推高了奶價。內蒙古要按照相對集中、重點突破的區域佈局原則,重點開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進一步優化奶牛産業佈局。

  在王建龍看來,下一步要堅持不懈地推動牧場適度規模養殖,加大推進中小戶和散戶形成規模化養殖,迅速形成生産力。同時,改革乳品加工企業股權結構,吸引養殖戶參股或被企業收購,將養殖戶與乳企綁在一起,這會是內蒙古乳業健康發展的一個出路。記者 李玉波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