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互聯網金融開動行業變局引擎

2013-08-10 09:24 來源:中證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互聯網金融模式可被用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和促進民間金融的陽光化規范化,會給信貸市場、證券市場帶來巨大商機,同時也促成競爭格局大變化。但互聯網金融也帶來了一係列監管挑戰,有針對性地立法、監管已迫在眉睫。業內人士期望能盡快確定一個明確的監管部門來規范行業,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互聯網金融蘊藏巨大商機

中關村發布報告認為,互聯網金融模式會給信貸市場、證券市場帶來巨大商機,也會促成競爭格局大變化。互聯網金融出現了三個發展趨勢。首先,移動支付替代傳統支付業務,全球移動支付2011年為1059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將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長。其次,P2P貸款替代傳統存貸款業務,現代信息技術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使人人貸在商業上成為可行。再次,眾籌融資(通過互聯網為投資項目募集股本金)替代傳統證券業務。

對業界而言,互聯網金融模式會產生巨大的商業機會,也會促成競爭格局的大變化。對政府而言,互聯網金融模式將帶來一係列監管挑戰。

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務今年來快速發展,新型機構不斷涌現,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如第三方支付異軍突起,2010年至2012年,交易規模從3.2萬億元增長到超過10萬億元。行業發展日趨規范。目前央行已分6批向223家企業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傳統金融機構也加速布局,積極開展業務創新。

監管明確有助于規范發展

但互聯網金融的潛在風險不可忽視,帶來了一係列監管挑戰,有針對性地立法、監管已迫在眉睫。

在美國,P2P業務由SEC即證監部門與其他多個相關部門協同監管。而在我國,雖然幾年前P2P業務幾乎與國外同時起步,但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

人人貸總裁李欣賀稱,目前P2P行業還處于依靠自律的階段,期望能盡快確定一個明確的監管部門來規范行業,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監管部門已開始高度關注互聯網金融。在證監會領導下,中國證券業協會牽頭建設基于互聯網的機構間交易市場——資本互聯平臺也已進入係統測試階段。

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規范發展的下一步工作計劃。首先,針對互聯網金融領域企業的優勢、問題、需求,出臺扶持政策,爭取將新型商業模式的項目列入現代服務業試點,給予資金和相關政策支持。其次,完善合作對接機制。再次,積極爭取管理創新試點。管委會將加強與“一行三會”等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積極爭取管理創新試點,支持一批中關村企業獲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等。

[責任編輯: 吳曉寒]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