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煤價迫煤炭資源稅改革提速
“儘管眼下我們還沒有停産,僅維持每天不足百噸的生産量,堆積如山的煤也難以出手。”國內産煤大省陜西省府谷縣一位擁有年核定産量100萬噸的“煤老闆”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抱怨道。
去年以來陷入市場疲軟的煤炭價格今年仍面臨下滑態勢。價量齊跌之下,部分煤企已經打破盈虧平衡點,開始出現“生産即虧損”現象。
截止到4月23日,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613元/噸,這比春節前後630元/噸的價格又跌了近20元。而在産煤地煤炭坑口價也從春節前的280元/噸下跌到最低170元/噸。
“眼下,我們每生産一噸煤,實際虧損十幾元,而地方政府還不讓我們停産。”上述“煤老闆”説。“自我限産”正成為這些煤炭企業被動的選擇。
減産,是個艱難的決定。而記者在陜北地區的調查了解到,煤炭企業急切盼望通過稅費減負來降低成本。據測算,目前稅費在煤價中佔比約為三成。
弱增速“拖累”煤價
“去年這個時候每天可以拉十五六(趟)車煤,而今年4月一天只能拉兩三趟了。日收入也從近2000元降到不足200元。”在陜西省府谷縣新民鎮一家煤礦從事煤炭轉運的孫剛最近已經無活可幹。他閒在離煤礦不遠處的租住房間裏看電視,焦急地等待礦上能開足馬力進行正常的煤炭開採。
他所在煤礦的老闆劉成卻指著堆積如山的煤告訴記者:“我們雖然還在生産,但價格低、銷路不暢的現實,真讓人著急。要不是政府給企業打招呼不讓停産的話,我們可能放假了。”
記者從陜北多位煤老闆處了解到,目前在神木、府谷,每噸煤的坑口價格只有170元左右,這個價格已經開始讓部分企業産生虧損。
“一噸煤的開採人力成本超過60元,管理成本20元,再加上財務成本以及稅費,其形成的實際價格已經達到170元到180元之間。”有的煤老闆給記者算賬説:“從目前的實際價格看,噸煤價格實際上處於盈虧平衡的邊沿,而且目前的銷路也不暢。”為此,大批陜北煤炭企業只能通過限量來“扛日子”。
在産煤大省陜西,眼下發生的煤老闆欲減産、限産來減小虧損的現象並非個案。
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供暖期的結束,煤炭市場需求整體回落。根據陜西省統計局的官方數據顯示,一季度陜西煤炭及煉焦工業産品價格下降8.9%,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産品價格下降7.8%。
陜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張曉光就向記者表示,受外部對整個原材料的需求回落,外部電力需求減少的影響,陜西省的工業能源等原材料需求也有所減落。因此,僅今年一季度,陜西的煤每噸下降130~140多元。隨著價格下降,一季度陜西省累計生産原煤9084.03萬噸,同比減少32.38萬噸,下降0.36%。其中,地方煤礦生産3467.96萬噸,同比減少669.29萬噸,下降16.18%。
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成為“拖累”煤價的主要原因。第一季度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中能電力最新統計顯示,3月1日~20日全國主要電企平均煤炭日耗368.5萬噸,低於今年1月和去年同期水準。金銀島分析師戴兵分析指出,國內火電需求低迷也成為擠壓煤炭需求的一個重要因素。鋼鐵、水泥等行業即使未來有所好轉,在宏觀經濟減速下,能源消費能力整體偏弱。
價量齊跌已經不局限于陜西省。根據監測數據,4月19日,中國煤炭價格指數(全國綜合指數)為167.6,比4月12日下降0.7個基點。截止到4月24日,焦炭天津港(600717)、連雲港(601008)、日照港(600017)的港口庫存合計為254萬噸,總體居高不下。庫存量維持高位也是導致煤價低迷的另一個主因。
進口煤的大幅增加,則成壓垮煤價的最後一根稻草。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一季度進口煤約8000萬噸,同比增加30.1%。
[責任編輯: 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