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去年華東地區鋼貿商倒閉1/3;分析稱,經濟增長與需求雙雙放緩,鋼貿模式面臨轉型抉擇
杭州鋼貿行業協會秘書長黃英傑知道這一封信必然會在國內鋼貿圈子裏引起關注,但還是低估了它帶來的轟動。3月8日,一封《杭州沙鋼經銷商致沙鋼的公開信》喊出了“不堪虧損要罷售”“要補貼也要公平對話”等口號,一時在鋼市炸開了鍋,其後沙鋼應要求大幅降價、增加補貼。
不少看到甜頭的鋼貿商開始集體“造鋼廠的反”:攀鋼于3月13日接到了成都貿易商關於“結算價追補的請求”,長達鋼廠寧波地區的代理經銷商也于近日發出了“追補”的要求。而在華東、華南部分地區,不少鋼貿商也在“密謀效倣”。
曾經堪稱暴利的中國鋼貿商究竟怎麼了?
鋼貿商“造反”求補貼
今年3月8日起,鋼貿商三度發表致沙鋼的公開信,要求沙鋼降價、加大補貼。
沙鋼在3月11日將3月中旬出廠的螺紋鋼下調250元/噸,並對經銷商3月上旬的銷售補貼200元/噸,但對經銷商提出的“增加2月追補”的要求只字未提。“不買賬”的經銷商和沙鋼的交涉進入僵局。
據了解,目前,20多個大經銷商停售沙鋼的行為還在繼續,鋼貿商們態度堅決,不滿足所有條件就不恢復銷售。
“賭行情的做法賭輸了,還要經銷商來買單,這太不公平了。”杭州鋼貿行業協會秘書長黃英傑稱。他同時也是杭鋼集團商貿公司總經理。他認為,沙鋼等鋼廠在節前的大幅拉漲價格,誤導了市場,是造成“年前市場虛漲”以及“年後市場虛跌”的重要原因。
“我們與沙鋼簽訂的是計劃量,沙鋼每月發佈三次現貨價格,不管定價如何我們都要接手。”一位沙鋼經銷商説,“關鍵是年前200元/噸的漲幅沒有任何需求作為基礎,市場價格下跌後也沒有做調整,簡直不給鋼貿商一點活路。”
以往,價格倒挂導致虧損多半由貿易商自己消化,即便有不滿也只是溝通,為何沙鋼經銷商會選擇公開“叫板”鋼廠?
“主要是去年鋼貿商普遍虧損,華東地區鋼貿商倒了三分之一,杭州倒了超過20%,我們實在再也承擔不起這種沒道理的損失,而鋼廠一直不給我們溝通的機會。”黃英傑稱。
杭州三里河鋼貿市場的商戶張先生稱,虧損太多的情況下鋼貿商希望減少計劃量,但鋼廠方面不答應,並以降低優惠做威脅,“比如説我去年每月從鋼廠拿5000噸貨,今年只想每月拿3000噸,那麼鋼廠就會將補貼由原先的每噸50元降到每噸30元。”
空漲行情致鋼貿商巨虧
鋼貿商“造反”的起因是鋼材價格空漲引發巨虧,“儘管有補貼,一噸還得虧200元”。
今年2月1日,國內最大的民營鋼廠沙鋼在現貨市場已經停市的情況下將螺紋鋼出廠價上調200元/噸。這次漲價成了只有價格沒有市場的空漲。
一般來説,年後開工需求量上升,鋼材價格會有所上漲,年前“冬儲”囤貨的鋼貿商都會在“金三銀四”收穫頗豐,拉漲行為屬正常調價。
“問題是當時大部分鋼貿商都關門回家過年,沙鋼一下子空漲200元/噸,達到了4050元/噸,市場肯定會‘休克’,連我這個做了十幾年鋼廠銷售的人都傻眼了。”杭州鋼貿行業協會秘書長黃英傑稱。
公開資料顯示,沙鋼是全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在建築鋼市場有風向標地位。沙鋼調價後,許多鋼廠跟風漲價,市場預期高漲。“市場是逐利的,於是許多商家開始囤貨,春節前後大量北方資源涌入華東市場,造成了現在杭州鋼材社會庫存創下歷史新高。”黃英傑稱。
在沙鋼漲價後,張先生特意跑到三里洋碼頭等杭州鋼貿庫存碼頭轉了一圈,看到鋼材堆得老高,這位從事鋼貿10多年、不相信網上資訊數據的生意人才狠下心來決定不增加庫存,儘管他的庫存只有2000多噸。“堆在碼頭上的鋼材都生銹了,怎麼會有行情?”
事實證明,張先生的謹慎不無道理。2月份,杭州螺紋鋼價格急轉直下,跌至3750元/噸。“眼看著價格一天天起不來,開門紅包變炸彈,我真不知道該慶倖還是該哭。按此計算,儘管沙鋼有每噸100元的補貼,但一噸還得虧200元,很多鋼貿商虧了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新年後的浮虧比去年全年還多,我庫存少就輕鬆一些。”張先生稱。
“掙錢只夠發工資”
杭州鋼貿商的遭遇,只是全國近20萬鋼貿商身處困境的縮影。
越來越多的鋼貿商們意識到,依靠“囤庫存賭行情”大賺快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現在鋼廠是賣一噸賠一噸,咬牙賠本保生産;鋼貿商進一噸賠一噸,咬牙賠本保份額。”北京百子灣鋼市商戶馬騰飛引用業內人士的話稱。
馬騰飛從事鋼貿生意11年,一手創辦的北京馬騰飛商貿公司年銷售過4億,是百子灣市場裏最大最全的型材鋼貿商。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辦公室上玩遊戲,“冬儲的貨算是砸在手上了,幹著急也沒用,只能娛樂一下打發時間”。
馬騰飛説,從前年下半年開始,公司所掙到的錢就只夠發員工工資,雖説去年最後兩個月狀況稍好,但算上人力、資金佔用、庫租等綜合成本後只能填此前虧損的窟窿。
去年10月份到春節前,由於宏觀經濟政策方面不斷出現利好消息,加上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的支撐,降至“冰點”的鋼材期現貨出現了久違的反彈行情。原本不打算“冬儲”的馬騰飛動了心,於是提早將6000噸的庫存補充到12000噸。
他當時還告訴市場調研業內人士,在成本的支撐下,短期內市場價格不會出現下跌,他相信“冬儲”沒什麼風險。
“沒想到我最後一批貨2月5日進來,到2月下旬開市後市場價就一路降到比成本價還低150元,如果賣出去的話差不多要虧200元/噸,虧損比去年更嚴重。”馬騰飛稱。伴隨著粗鋼産量驟增、下游需求遲遲難回暖以及樓市調控等打壓,鋼貿商出現了一波恐慌性銷售,他也不得不主動拉低價格多拋出去一點,“越不賣賠得越多”。
“2003年到2007年,鋼材簡直就是稀缺資源,只要有拿貨渠道,和鋼廠的人吃吃喝喝搞好關係,就等著數票子,最好的時候一噸能賺400塊錢,年收益率超過20%,而現在只有幾個百分點。”馬騰飛稱。
在他看來,以前一年總有幾次可以大賺一筆,而這次的“冬儲”虧損讓他徹底死了“賭行情”的心思。
談到應對,馬騰飛也沒有特別好的方法,“大多是硬撐著等吧,也有的往深加工服務轉型,慢慢會有很多人撐不下去離開這行,去年百子灣市場裏至少有15%的小散戶消失了”。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