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公佈前夕,助力四季度經濟衝刺的一大波政策措施來襲。據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10月以來已批復多個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總投資額超過2000億元;與此同時,財政部等20個部委公佈了第三批PPP示範項目名單,項目數量516個,投資總額達到1.17萬億元;住建部還公佈了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將成為推動城鎮化進程方面的重要經濟增長點;此外,"雙創"的爆髮式增長也將為全年經濟增長"添磚加瓦"。
專家表示,下半年增速會比上半年高,完成全年6.5%~7%的經濟增長目標難度不大,但經濟增長不是唯一目的,轉換增長動力和方式比維持增長更重要。提高增長品質是當前更重要的任務。分析認為,整體來看,預計四季度國有投資力度不減,PPP項目將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熱情,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受此拉動趨勢有望反轉回升。
對此,中國經濟網評論員胡乃軍在《我財經》節目中表示,“我覺得這句話説的很有道理:我們要完成經濟增長客觀的數據目標,6.5%到7%的經濟增長率難度不大,但關鍵的是轉換增長動力和轉換經濟增長方式。第四季度的PPP項目、鐵道基礎設施的建設項目、小城鎮的城鎮化、‘雙創’這些模式,都是要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從前三個季度來看,我們有一些數據不是很理想,例如民間資本投資增速在下降。9月份最新的數據顯示,我們的進出口也不理想,尤其是進出口的額度,按美元計價來算,增長率有所下降,同時不要忘記,這半年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是下降的趨勢,即使這樣出口依然沒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我們要放棄一些幻想,準備戰鬥了,傳統意義上,我們靠投資、靠進出口來拉動的經濟已經難以再持續了。”
胡乃軍指出,貨幣政策的寬鬆性、有效性正在減少,我們不能再依靠傳統的投資和進出口了,要靠內需,內需就要靠全國居民的內部消費。不能再依靠簡單的貨幣政策,要依靠一些財政政策。這樣兩手並重,一方面靠內需,一方面轉化刺激方式,才可能使我們經濟水準有一個持續性的發展。
前三個季度的數據和客觀的現實都告訴我們,我們到了必須轉變的時刻,要依靠內需和財政政策,尤其類似PPP項目這樣的公共和私營部門合作,才能拉動民間投資的熱情,另外這次的PPP項目範圍更廣闊,可能包括基礎設施、民生工程、重大項目等等,這些項目面比較寬,程度比較深,可以把民間資本拉起來。希望這一撥的經濟增長的政策能夠促進我們經濟穩定的增長,不僅如此,還要改變我們的結構,內需為主、以服務業拉動為主。總之,不光增長數據要達標,關鍵是內部的結構也要有一個好的轉變,這才是未來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亮點。
“我覺得全年看下來,我們要實現6.5%到7%這樣一個經濟增長率問題不大,但關鍵是展望未來,我們有沒有未來長期持續穩定再增長的基礎,關鍵就看這些轉變能否做到位,數據不是問題,肯定能夠完成任務,但是更深層次的結構性的轉變,增長方式的轉變才是我們更應該看重的。”胡乃軍説。(中國經濟網記者 項佳麗)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