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鄭州至徐州高速鐵路開通運營,至此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超過2萬公里。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我國高速鐵路實現快速發展,建成了日益完善的高速鐵路運營網路,科技創新實現重大突破,運輸服務品質不斷提升。今年以來,中國鐵路總公司著力提高鐵路基礎設施供給品質,做好在建項目施工組織,我國高速鐵路建設進一步加快。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建設運營規模最大、技術最全面、管理經驗豐富的國家。高鐵不僅成為人民群眾日常出行的首選,也是我國“走出去”的一張亮麗名片。
“四縱四橫”基本形成
從2002年底秦皇島至瀋陽高鐵通車,到2013年天津至秦皇島高鐵投入運營,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1萬公里,歷時11年;而從1萬公里到2萬公里,僅用了3年時間,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就實現翻番。
比運營里程增加更為重要的是高鐵網路的形成。隨著京滬、京廣、哈大、蘭新等一批高鐵重點項目建成通車,《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高速鐵路“四縱四橫”主骨架已基本形成,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城市群高鐵已連片成網,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板塊實現高鐵互聯互通,我國現代化的高速鐵路網初具規模。
目前,中國高速鐵路與其他鐵路共同構成的快速客運網已達4萬公里以上。高速鐵路覆蓋範圍擴大、成網運營,極大縮短了各區域間和城鄉間的時空距離,顯著改善了人民群眾出行環境,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城市群,相鄰城市間“同城效應”逐步顯現,形成1至3小時高鐵生活圈。以北京、上海、廣州為中心,向周邊區域5小時的旅行圈已經形成。特別是在西部交通欠發達地區,高鐵的開通運營大大縮短了與東部、中部地區的時空距離。
技術創新不斷突破
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指導下,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國內相關科研、設計、製造、建設及高校等單位加大科研攻關力度,不斷提高我國高速鐵路自主創新水準和核心競爭力。經過多年科研論證、工程建設、裝備研製和運營管理實踐,在高速鐵路工程建造、高速動車組、列車控制、牽引供電、運營管理、安全保障等領域取得一系列自主創新成果,積累了應對複雜多樣地質條件和氣候環境以及長距離、高密度、不同速度等級共線跨線運作的高鐵建設與運營技術。
我國高速鐵路研製了多種型號無砟軌道,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準的典型線路及複雜艱險隧道,已經建成萬米以上隧道100余座;擁有世界上最全面的橋梁設計建造技術,現代化的施工機具,修建了一批跨越大河大江的大跨度橋梁;系統掌握了高速動車組核心技術,成功研製中國標準動車組;研發了CTCS-2、CTCS-3級列控系統和牽引供電系統;構建了以總公司為全路指揮中心、以鐵路局為地區調度中心、以車站為執行中心的調度指揮體系;建立了基礎設施、移動裝備、綜合檢測、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為一體的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實現對地震、風、雨、雪、異物侵限等災害實時預警和監控。
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我國已全面掌握了高速鐵路核心技術,構建了完整的高速鐵路技術標準體系,我國高鐵總體技術水準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部分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準。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高鐵的持續建設,這種技術突破仍在繼續。
高鐵“紅利”逐漸釋放
我國高速鐵路投入運作以來,旅客發送量實現大幅增長,客運市場份額不斷提升。2015年高鐵發送旅客完成9.61億人次、旅客週轉量完成3863億人公里,分別較2011年增長237%和265%,今年7月11日,中國高速動車組累計安全發送旅客突破50億人次。
此外,高鐵還釋放了既有鐵路的貨運能力,促進了人員、物資、資訊等生産要素的順暢、高效流動,形成了沿線城市的“同城效應”。隨著網路的不斷完善,高鐵“紅利”也逐漸釋放,大大改善了高鐵沿線地區投資環境,加快了城鎮化進程,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拉動了沿線城市旅遊、餐飲、商貿等第三産業迅猛發展。同時,修建高速鐵路,對鋼鐵、水泥、建材、冶金、機械、建築等相關行業産生強勁帶動作用。
中國高速鐵路具有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相容性強和性價比高等特點,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具有相對的比較優勢。在此基礎上,中國鐵路總公司按照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部署,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充分發揮企業層面牽頭作用,加強國際鐵路交流合作,加快推動鐵路“走出去”重點項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目前,中國鐵路“走出去”項目遍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印尼雅萬高鐵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老鐵路先行開工段萬象站及相關工程已于2015年12月開工,現場施工組織有序推進,前期設計工作基本完成,具備全線開工條件;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已于2015年12月舉行了啟動儀式,匈牙利段開發、建設和融資合作協議也已簽訂。此外,中國鐵路總公司還牽頭國內相關企業,重點跟蹤或推進了馬新高鐵、英國高鐵、美國加州高鐵、兩洋鐵路、坦讚鐵路、摩洛哥鐵路等境外鐵路項目,均取得積極進展。(經濟日報記者 齊慧)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