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春和集團於今年5月份出現債務違約後,國裕物流於近期表示,公司短期融資券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造船業呈現買方市場態勢,船東先期預付款比例越來越少,平均只有5%,最低僅有1%,這使得造船企業資金鏈更加緊張。而一旦資金上出問題,造船企業隨時都有倒下的可能。
另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同花順統計數據發現,造船業2016年一季度的資産負債率已經突破70%上升至70.64%。
造船業面臨資金饑渴窘境
據了解,國裕物流於2015年8月6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了金額為4億元的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發行期限一年,票面利率7.00%,主承銷商為上海浦發銀行。
公司在近期的公告中表示:“因行業整體市場低迷導致公司財務狀況惡化,目前公司資金鏈十分緊張,旗下主要子公司揚州國裕船舶製造有限公司生産活動處於停滯狀態。公司正在通過多種渠道積極籌措償債資金,但15國裕物流CP001到期兌付仍存在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國裕物流於今年曾多次發佈了關於債務逾期、資産抵質押、生産經營情況等事項的後續進展公告。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在評級報告中稱,其于揚州國裕造船基地現場調研獲悉,國裕物流船舶製造資金嚴重依賴銀行貸款,相關授信銀行抽貸使其資金鏈斷裂,船舶製造難以為繼,揚州國裕已處於停工狀態。
事實上,在國裕物流公告存在債務違約風險之前,春和集團則是造船業首家出現債務違約的船企。
據上海清算所網站公告,總部設在浙江的春和集團發佈消息,由於現金流枯竭,無法按期(2016年5月16日)足額償付到期的一年期債券,出現違約。據悉,春和集團2015年5月份發行了4億元短期融資券,票面利率為7.95%。根據公告,春和集團正在通過多途徑努力籌措資金,以償還4.318億元本息。
據春和集團相關負責人向媒體透露,因行業整體下滑、海外投資虧損等多種原因,導致企業現金流枯竭,出現到期債務尚未按期還上。
目前,春和集團下屬浙江船廠開始進入破産重組。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春和集團經營性業務利潤虧損3.75億元,資産負債率和全部債務資本化比率分別為77.7%和69.95%,且短期債務佔全部債務的比重達到72.69%。
從目前的造船業整體來看,已經有多家船企面臨資金短缺問題。有業內人士分析,2015年以來,我國造船企業承接新船訂單量急劇下滑,造船企業營收大幅回落,盈利能力下降,面臨入不敷出、經營困難的局面;而且隨著造船業呈現買方市場態勢,船東先期預付款比例越來越少,平均只有5%,最低僅有1%,這使得造船企業資金鏈更加緊張。而一旦資金上出問題,造船企業隨時都有倒下的可能。由於造船企業破産數量陡增,行業正在經歷寒冬期。
數據顯示,從2014年6月份至2015年底,包括STX大連造船、東方重工、莊吉船業、正和造船、明德重工、五洲船舶、舜天船舶等多家船廠,先後申請破産重組或宣告破産。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2016年航運企業虧損、倒閉的情況可能會更多,市場的嚴峻形勢將進一步持續。
造船業整合是未來趨勢
據?2016年上半年船舶工業經濟運作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國造船完工171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7.4%。承接新船訂單162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4.7%。6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192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3.6%,比2015年底下降3.1%。
有分析指出,2016年上半年,全球航運市場觸底反彈,國際原油價格低位攀升,我國造船完工量同比降幅收窄,新承接船舶訂單回升明顯。但企業交船難、接船難、融資難的問題沒有緩解。
面對多家船企的倒閉和行業的低迷,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行業的低迷會促使船企兼併重組。“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對造船企業兼併重組,在債務重組、人員分流、資産整合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援,幫助企業順利度過危機,促進轉型升級換代。”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2016年上半年,船舶行業深入落實中央“供給側改革”要求,大力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其中,中船工業集團主動削減上海船廠浦西廠區、廣船國際荔灣廠區造船産能;中船重工集團則積極推進造修船資源整合,武船重工與大船集團分別與青島北船和山船重工進行兼併重組;江蘇省通過企業轉型、長江岸線資源綜合利用總體規劃、整合整治中小船舶企業,淘汰落後等方法化解過剩産能。此外,造船市場長期低迷倒逼行業通過市場自發調節,有些大中型造船企業以轉産或破産方式退出船舶行業。
雖然今年上半年多家船廠主動兼併重組,但重組事宜仍需一段時間的籌備和磨合。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船企加大重組力度的同時,近日,有消息稱為維護韓國造船業的全球市場主導地位,同時解決産能過剩問題,韓國政府正在醞釀推進造船業整合,未來全三大造船巨頭或將合併成兩家甚至是一家企業。
對此消息,有專家表示,韓國的合併影響對日本的影響並不大,而對中國的所産生的壓力卻不小。“日本的兼併重組已到了相對成熟的階段,兼併重組後呈現出6大集團的穩定態勢。”
專家認為,在産能方面,應加大行業重組整合力度,推動優勢企業兼併重組,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行業集中度和國際競爭力,從而化解結構性産能過剩。
此外,該專家指出,在當前市場競爭形勢下,船東對船舶産品的經濟型、綠色環保、全壽命週期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未來我國船舶工業應在研發創新、工藝技術、成本品質等軟實力要進一步提升。
據《證券日報》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了解到,業內普遍認為,造船業産能過剩大多指的是中低端技術要求不高的船舶,而真正高端的船舶其實還是需求量很大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對於中國企業來説,無論是發展高端産品,還是向産業鏈高端發展,發展空間都還很大。以配套業為例,韓國、日本本土配套率都達到了90%以上,但中國的配套率仍在50%左右。
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有關方面應繼續加大對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支援力度。對符合新公約、新規範、新標準的綠色環保型、高技術船型、海工裝備及配套設備研發,加大投入支援;對企業生産工藝流程改造和針對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船用設備專業化的能力建設,加大投入支援。記者 矯 月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