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信用卡詐騙案一年5萬起 銀行損失數百億僅追回16.5億

2016年08月02日 08:30:36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近日,銀行業協會發佈了《中國銀行卡産業發展藍皮書》,2015年,被稱為中國個人徵信元年,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累計接入機構數2665家,建檔個人8.8億人,有信貸記錄的自然人3.8億人。

  然而,對於銀行而言,大量補充的徵信數據並未使得銀行迎來信用卡資産品質改善的拐點,仍有大量惡意詐騙案發生。根據銀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披露,去年,僅信用卡詐騙就發生了5萬逾起,信用卡詐騙案件數量已經佔到了經濟案件的四分之一,使得銀行損失數百億元,而追回的16.5億元僅僅是一小部分。

  超三成銀行卡為沉睡卡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銀行卡累計發卡量為56.1億張,當年新增發卡量為6.4億張,比年初增長12.9%,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發卡量增長已經連續3年下降,且降幅正在逐步趨於明顯,2014年和2015年的銀行卡增長分別為19.3%和18.1%。

  從銀行類別上來看,國有五大商業銀行佔據銀行卡發卡市場的半壁江山,郵儲銀行、地方商業銀行以及外資行佔據四成的借記卡發卡市場份額,股份制銀行佔信用卡發卡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

  具體到銀行卡類別,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借記卡累計發卡量為50.9億張,當年新增發卡量為5.8億張,比年初增長12.9%,增長速度相比2013年和2014年下降了6.8個百分點和4.9個百分點。

  相比借記卡,信用卡的發卡量增長基本與前兩年持平,累計發卡量為5.3億張,新增信用卡發卡量為0.8億張,同比增長17.8%,而前兩年的增長量分別為18.8%和18.4%。

  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借記卡發行增量降幅明顯,信用卡發行則較為穩定。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借記卡近兩年的發行已經趨於飽和,而且借記卡帶來的儲蓄紅利也正在逐漸消失,在加上小額賬管理費的減免,以及IC卡較高的成本,沉睡卡佔用資源給銀行帶來的成本正在增加。

  上述説法在數據上也得到了驗證,銀行業協會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銀行卡累計量僅有36.9億張,其中,當年新增3.3億張,按照此比例計算,活卡數僅有六成。

  具體而言,信用卡的活卡率略高於借記卡,截至2015年年底,信用卡累計活卡量得到了3.6億張,其中當年新增0.6億張,比年初增長20%.,活卡率達到了67.9%,而借記卡的活卡量正在逐年下滑,2015年的活卡率僅有65.4%。

  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由於銀監會規定信用卡未經持卡人激活,不得扣收任何費用,而且很多銀行開始減免年費,這就導致了一人持有多張信用卡的現象十分普遍,還有一種情況是,卡面是持卡人喜愛用於收藏的,如果不銷卡也會記錄為沉睡卡,沉睡卡一般而言指的是6個月以內沒有發生主動金額交易的銀行卡,辦理卡但不激活的卡也會記錄在內。

  網際網路欺詐案件上升

  2015年,被稱作是中國個人徵信市場化元年,2015年10月份,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先照後證改革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意見》,明確要加強資訊網際網路共用,完善信用監管機制。截至2015年底,信用卡行業累計提供徵信中心的信用資訊數為8.7億條,成為個人資訊基礎數據庫的重要來源。

  另一方面,最高法新規規定,法院可以對被執行人發出限制高消費令,限制乘坐飛機、列車軟臥出行,不得在星級以上賓館住宿。截至2015年年底,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共計308萬人,自動限制購買飛機票達到375.71萬人次,。

  數據上來看,截至2015年年底,引用卡未償信貸餘額為3.09萬億元,比2014年增長32.1%,2014年的未償信貸餘額為23400.其中,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為380.3億元,比上年增長6.3%,這一數據相比2013年和2014年有明顯下降,銀行業協會認為,信貸的潛在風險有所下降。

  然而,雖然監管不遺餘力,從數據上來看,銀行卡違約和欺詐事件仍然頻發,銀行業協會相關領導披露,2015年信用卡詐騙就發生了5萬逾起,信用卡詐騙案件數量已經佔到了經濟案件的四分之一,銀行損失數百億元,僅僅追回了16.5億元。

  2015年,銀行卡欺詐率為1.99個BP,比2014年有略微下降。信用卡欺詐損失排名前三的欺詐類型為偽卡、虛假身份和網際網路欺詐,與2014年情況一致。大多數欺詐損失為偽卡損失,虛假身份次之,兩類欺詐損失佔比較2014年繼續上升。最主要的借記卡欺詐類型為電信詐騙,網際網路欺詐損失金額排名上升到了第二位,偽卡欺詐為第三位。

  上海網安總隊也披露,上半年偵破網路詐騙案12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27人,其中網路信貸詐騙頻發,隨著網上金融交易增多,犯罪分子瞄準第三方支付平臺,通過駭客手段獲取公民資訊,進一步實施詐騙。

  交通銀行副行長侯維棟表示,網際網路欺詐上升,一些非銀類金融機構在一些情況下一位追求客戶體驗,而忽視了監管要求,造成了風險,這是不應該的,安全應該是第一位。

  銀行業協會指出,第三方支付平臺容易成為異常資金流動的通道。由於交易出題多是電子商務賣家和買家,網上交易的北京難以查證,容易達到異常資金流動的目的。此外,一些第三方機構自身技術手段不完善,對商戶資訊安全措施審查不嚴,容易造成銀行卡資訊洩露風險,應該加強對第三方支付的技術安全監管和檢查,保證持卡人安全。

  中銀協信用卡專業委員會制定的信用卡安全使用手冊上介紹,網路支付相對P0S消費等傳統用卡渠道,存在著交易場景虛擬化,驗證強度相對較弱的特點,因此主要定位於小額支付,建議客戶根據自身情況設置合理的單筆與單日交易限額,防止發生大額盜刷。同時開通短信提醒業務,從而及時掌握賬戶動態資訊,避免盜刷。(記者 毛宇舟)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