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們通過網路發起了汽車後備廂集市——閒置物品交換活動。
閒置物品扔了可惜,“賤賣處理”給收廢品的又難免心疼。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最初在校園、社區小範圍嘗試的“跳蚤市場”已經轉戰網上,淘寶二手、阿裏閒魚、58轉轉、微博、百度貼吧等均有閒置物品的交易平臺,估算下來每年成交總量近億件。借助於網路撮合交易的便捷性,七八成新的傢具、電器、數位産品、嬰幼兒用品、服飾包包等,能以較為合理的價格迅速找到買家,這讓網上淘二手寶貝的消費群體頗為壯觀。
賣廢品不值:
實木傢具換不來一斤肉
家裏有廢舊物品怎麼處理?找回收網點?恐怕結果就是“賠本賺吆喝”。
家住豐台區西四環南路胡桃園小區的夏女士打算重新收拾下房子,由於傢具是十多年前置辦的,樣式已經過時,她想賣給回收傢具的人,再添置點兒新傢具。問了七八個號稱高價回收傢具的商家,報價讓人驚訝。“以為怎麼著也不能少於100塊錢吧,沒想到,人家開口就是5元、10元,一件實木舊傢具竟還換不來一斤肉。”夏女士大失所望。
不管品質多好,也不管幾成新,傢具回收已經普遍淪為“白菜價”。“光搬運費就得上百元,我還得派兩三個工人到府吧,再加上翻新費,都快趕上一個新櫃子的錢了,關鍵你賣給誰啊?”一位傢具回收商表示,已經打算改行另謀生計。
回收處理的高成本,讓很多閒置物品直接被當做垃圾處理。
剛畢業兩三年的徐薇在北大附近租房住,曾在西苑早市花200元錢淘了一個八成新的小衣櫃,最近要搬家了,“跟樓下收廢品的大爺説,人家都不來家裏看,説倒貼錢也沒人到府拉貨。”
記者諮詢多個廢品收購網點,舊燃氣灶、舊電器、舊傢具都沒人要,只收常規的書報、飲料瓶、紙箱之類。
網上交易:
二手奢侈品也走俏
好在,萬能的網際網路,讓閒置物品有了網上交易的出路。
“有一次老闆要我們到處去找一套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書店裏早就沒有賣的了,最後在孔夫子舊書網上淘到了,才幾十塊錢。”在永安裏上班的王子琪説,早已習慣網購的年輕消費群體,也開始嘗試網淘閒置物品,不僅價格便宜,還能充分滿足各種個性化需求。
懷孕6個多月的準媽媽張蕾在網上淘到了二手育嬰書籍,6成新的嬰兒車,8成新的嬰兒玩具,“這些東西就是一個階段用用,淘二手貨很划算,性價比也高,還可以跟前貨主交流一下心得感受。”
記者從阿裏旗下的閒置交易平臺閒魚獲悉,自2014年6月閒魚上線運作以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閒魚已成交閒置交易物品達1.7億件。在這個交易平臺,以小區、公司、學校等場所為核心形成的交易社區,基於網友興趣形成的閒置交易圈子,都被戲稱為“魚塘”。
有意思的是,天通苑成為北京線上閒置交易最活躍的“版塊”。其中人數最多的昌平中灘村“魚塘”,就有3萬用戶採用線上方式“出手”家中的閒置商品,每月為居民們增收數十萬元。白領一族、媽媽、學生是網上閒置交易最活躍的三大群體。
目前閒魚上已有超過10萬個“魚塘”,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天津、石家莊等多個城市都有萬人規模的線上閒置交易社區,連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樣人跡罕至的地方都建有內部交換物資的“魚塘”,全國平均每天有超過20萬件閒置物品流轉和再利用。
隨著共用經濟滲透到各個生活領域,人們對於閒置物品的接納度越來越高,連二手奢侈品的轉讓也悄然走俏。在多家閒置交易平臺,都有八九成新的PRADA、愛馬仕、LV等大牌手包轉讓,因為價格比新品便宜很多,所以十分搶手。“新包買回來一年多就出手轉讓,五折六折無所謂,收回來的錢再去買最新款。”“敗家女”小林説,這樣總能花不太多的錢買新包包。
也有煩心事:
售後退換惹爭議
本是讓閒置物變廢為寶的好事,卻免不了也有“鬧心事兒”。
在上地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張力耀,最近在網上花了1400元錢淘了一輛二手電動車,見面交易後,看到賣家是兩個女孩,想著應該不是騙子,但剛買了沒多久就發現電動車的電池不行,騎一會兒就沒電了。
“我上哪兒找人家去呀,賣家電話號碼都換了,再説二手交易哪還有退換貨的,只能自己認栽。”張力耀無奈地説。
二手物品交易除了産品售後難保障,對物品新舊程度認知不一,引發退換貨等爭議的也不在少數。
“我在淘寶上收了一個兒童安全座椅,發現送來的和賣家説的完全不符。她説用過兩次,但實際只有五成新。當時在網頁上沒看到退貨的地方,也聯繫不上賣家就無奈確認收貨了。後來在淘寶APP上發現能退貨,然後申請退貨。賣家拒絕,後申請小二介入。還不知道會怎麼判定……”網友“萌萌_醬”在論壇裏發帖求助。
另外,對於價值較高的名牌二手車、二手箱包,很多買家也有所顧慮,擔心貪便宜買到假貨。
有專家指出,2010年中國每人平均零售品消費額超越10000元,“這被視為激發閒置交易和分享經濟的一個基本條件”。同時,網際網路和電商的興起也為社會大眾彼此間的物品無障礙快速流通提供了條件。
一邊是資源的短缺,另一邊是閒置的浪費。閒置交易能夠迅速整合各類分散的閒置資源,發現多樣化需求,實現供需雙方快速匹配,但是“魚塘”社區如何規範管理,謹防騙子渾水摸魚,切實保護交易者權益,仍需進一步完善。(記者 范曉)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