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所謂“資本寒冬”,是創客和創投都沒找到試金石

2016年02月20日 14:35:00  來源:新華網財經
字號:    

   文/黃博陽

   資本寒冬,若問創業者這個詞,都會默默地含淚點頭;一問創投方這個詞,都説“沒這回事”。

   春節之前,發改委高技術産業司負責人指出,2015年創業投資機構新設立的創投基金有721隻,新增可投資資本量是2200億,增長接近80%。其中天使投資發生案例數發生了2075起,增長超過了170%。

   與之相比,海內外多家第三方機構計算,2015年我國創業成功率不足5%,包括俞敏洪等多位創投界資深人士近期公開表示,超過65%的新創公司將在2016年死亡……如此糟糕和不被看好的投資命中率,妖猴妖猴告訴我,本座憑什麼幫你?

   在經過十個月左右的創業劣幣驅逐以及創業板的泡沫擠出後,眾多創投資本的掌控者立刻醒悟:該到了靜靜心、等等看的時候了。這種齊刷刷的快速反應就形成了類似農曆六月高溫過後立刻襲來的”降溫潮”。

   即便比之從前熱度有所下降,但説寒冬將至恐怕也過於悲觀。無論是從我國經濟轉型的宏觀背景來看,2B、2C環節中依然存在諸多痛點,創新創業的需求依然十分強烈。不同的是,目前需要真正的創客踏踏實實萬里取經,而非“偽創客”拿著自己耳後幾根毛到處亂吹。

   曾有知名創投業人士指出,本輪大潮中的創業者最鮮明的特點是:年輕、與資本聯繫緊密。年輕是時代的需求,精力創意旺盛當然如此;而與資本聯繫緊密在一開始的時候是對創業現實條件的重視,而如今卻逐漸變了味道。

   A、B、C輪融了多少錢,這一項財務數據不知什麼時候成了“偽創客”們拿來炫耀和發朋友圈繼續融錢的資本。融到錢的確值得開心,但這僅僅説明有人看得上你,把錢交給你,創業者身為一個企業經營者,鮮有見到闡述自己融到的錢花在哪、怎麼花的,效果如何?而這才是最關鍵也最體現團隊真實水準的時候嗎?

   試問,多少創投的資金,被創業者花在擴張補貼上了?多少用來打造鬧心廣告上了?又有多少花在核心技術的購買、合作或者研發上了?

   徐小平曾對媒體解釋,“商業的本質是什麼?投入一塊錢拿回兩塊錢,投入與産出是正向關係。不少沒有盈利能力的創業項目,是不符合商業本質的。假如真有寒冬,它能夠去偽存真,留下那些真正有商業價值的創業者。”

   時代發展的速度從未如此之迅速,創業僅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從“新”到“陳”的代謝趨勢,現在時代已經在要求創業者和創投者同時尋找能證明自身存在價值的試金石—一天找不到這塊試金石,這個冬天就不會結束。

[責任編輯:郜利敏]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