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部分公司打著市值管理的名號放利好後套現獲利
據《證券日報》統計,對比兩市所有的公告統計可知,截至目前,兩市有80家公司對201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進行了預披露,其中,有一半的企業來自創業板。在這些預披露高送轉方案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公司是由實際控制人向公司董事會提交分配方案及相關承諾,也有個別公司是公開向股東征集分配方案。
由實際控制人向董事會遞交的分配方案裏,大部分公司提出的方案都讓人“血脈賁張”,輕則10送8,重則10送15且另有現金分紅或轉增。
對比過往年份的上市公司預披露高送轉方案公告可知,實際控制人的承諾除了“在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上述201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時投贊成票”之外,也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承諾,自預披露利潤分配方案之時起的一定時間內,減持股票數不超過一定額度,且如果發生減持行為,會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部門的要求。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承諾,和一些上市公司“為市值管理而進行市值管理有關”。從公開報道中可以看出,在過去的2014年中,有部分公司打著市值管理的名號進行高送轉、並購、釋放利好消息等行為,而重要股東們借助這些事項拉升股價之後,隨即套現獲利。而在定期財務報告、重要資訊披露前後,也是這些重要股東們增持、減持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高峰期。
為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監管層屢屢要求公司嚴格規範資訊披露及打擊內幕交易。而從目前這80家公司公告中提及的內容來看,釋放利好消息前後,重要股東增持、減持股票已經引發了監管層的高度警覺。(記者 桂小筍)
警惕高送轉背後的“紅包陷阱”
近日,監管層提出了對於上市公司高送轉已有每單必查內幕交易的要求,這對於那些寄希望通過高送轉來達到某些不可告人目的的公司來説可謂是一記重拳。
筆者認為,監管層對高送轉的警示非常必要而且及時。實際上,高送轉就是左口袋放入右口袋的一個數字遊戲。每到年報披露時,就有很多上市公司沉醉於高送轉這場遊戲之中,有通過高送轉來拉抬上市公司股價,為上市公司增發鋪路的;有通過高送轉來幫助大股東成功實施減持的。但經過了幾日的瘋狂炒作之後,更多的高送轉個股呈現了“見光死”的走勢。
比如,連續虧損的海潤光伏近日披露10轉增20的方案,而就在同一份公告中,海潤光伏提及了3位股東的減持計劃,這被市場視為大股東有借高送轉利好減持的嫌疑。隨即,上交所對該公司發出了監管問詢函,要求其解釋高送轉和減持的邏輯,1月27日,海潤光伏公告了問詢函和答覆。當日,該股應聲大跌8.63%,顯示投資者已經用腳投票。
事實上,多數高送轉背後暗藏一些利益輸送,最終買單的還是中小投資者。因此,雖然監管層不能出臺硬性規定禁止上市公司高送轉,但是,對上市公司高送轉行為的密切關注也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有效手段。
證監會此前也曾發文提醒投資者,高送轉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調整,對凈資産收益率沒有影響。高送轉後,上市公司股本總數雖然擴大了,但公司股東的權益並不會因此而增加。市場上,部分投機者炒作高送轉概念,伺機從事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投資者在證券交易時應注重理性投資。
作為投資者來説,也應對上市公司高送轉遊戲背後的貓膩有一個最基本的動察。對於出現異常波動的高送轉股票,切記不要盲目跟風,防範投資風險。(安 寧)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