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裏,盤腿坐在炕上,一邊看電視,一邊使手裏的玉米皮在紙線間不停地穿梭,不一會兒的功夫,備受日本東京高樓大廈裏白領們追捧的編織筐,就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鄉間的古樸小院裏完成了它最基本的工序。移風店鎮大娘們的一雙巧手,賦予了田間地頭遺落的玉米皮新的生命,賺來了孫輩兒的壓歲錢或是老伴的新衣,也為冬日的新農村生活添了一把興旺的火。
自家炕上老大娘編筐
位於即墨市西北部大沽河畔的移風店鎮,是青島市農業科技和農業綜合開發示範鄉鎮。它的名字源於金代兵屯“移風寨”,明清時期為即墨較大的市集之一,開有旅店,後演變為“移風店”。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隨著一張張訂單雪花般地飄來,移風店鎮的婦女們,重新拾起了古老的編織技藝。昨天,記者在緊鄰移風店鎮政府的前店村,尋訪這裡的老手藝人。
陽光正好的上午,71歲的馬秀雲坐在自家炕上用玉米皮編小筐。前來的記者看到,已經快完工的玉米皮筐套在一個木頭製成的梯形模具上,模具上密密麻麻釘著釘子,用來固定編筐子用的紙線。老人拿著玉米皮,熟練地在琴弦一般的紙線間穿梭著,速度之快,讓記者的目光難以鎖定老人的手,摸清其中的“門道”。“我是快50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編玉米皮的,不像村裏的很多人從小就會。我一天也就編兩三個,每個能賺4塊錢,我這個年齡沒力氣出去打工了,多少能賺點貼補家裏挺好。 ”馬秀雲説。
[責任編輯: 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