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中俄將深化高鐵合作:製造商首隨總理出訪推銷

2014-10-14 08:57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轉發 列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李卓 發自北京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當地時間12日下午乘專機抵達莫斯科,開始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並舉行中俄總理第十九次定期會晤,此行給備受關注的中俄高鐵合作項目帶來了新的預期。

  據俄新網10日報道,李克強訪問俄羅斯期間,在兩國總理見證下,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中國交通運輸部、俄羅斯鐵路公司以及俄羅斯交通部10月13日將共同簽署一份合作備忘錄。中方將重申參與莫斯科至喀山高鐵項目的意願。新華社13日報道稱,中俄兩國將在高鐵、衛星導航等項目深化合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隨李克強出訪的隊伍中還包括了中國南、北車的高層,這是中國高鐵列車製造企業首次隨同總理出訪推廣高鐵。也正因如此,有業內人士評價,這某種層面意味著在打入俄羅斯市場上,高鐵出口已經不僅是戰略佈局,更是戰術推進,即不僅停留在國家層面的號召上,也體現在企業的商務參與上。

  同時,就國際形勢而言,目前俄羅斯正面臨西方經濟制裁。業內人士認為,這將為中俄高鐵合作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耗時10年之久的中俄天然氣談判在今年5月也正是在類似的局勢下達成的。不過,即便業界普遍預期較高,也有高鐵人士強調需謹慎樂觀,畢竟國際局勢複雜多變,並且要想最後真正奪標,還需面對國際巨頭的激烈競爭,一場“血戰”在所難免。

  俄規劃5000公里高速鐵路

  為迎接索契冬奧會,俄羅斯建設了國內第一條高速鐵路—索契高速鐵路,連接奧運雪山館和奧運主場館,全長163公里,運作時速每小時180公里。而另有三條正在運作的莫斯科到聖彼得堡、聖彼得堡到芬蘭赫爾辛基、莫斯科到下諾夫哥羅德在既有鐵路上改造而成的動車線路,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高鐵。

  業內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索契高鐵主要由德國西門子在2009年競標拿下,當時俄羅斯國家鐵路部門投資5.8億歐元授權西門子生産54列列車。彼時中國高鐵建設才剛剛起步。

  不過直到2013年,俄羅斯高鐵建設才真正進入提速階段,高鐵市場迸發出強烈的需求。根據俄羅斯發佈的2030年前鐵路交通發展戰略,俄羅斯有意建設2萬公里新鐵路,其中包括5000公里高速鐵路。這其中,莫斯科-葉卡捷琳堡高鐵項目(高鐵2號線),線路全長1595公里,計劃優先修建的全長803公里的莫斯科-喀山段,正是目前動工在即、即將舉行高鐵招標的主要項目。

  此外,俄羅斯還規劃了莫斯科-聖彼得堡高鐵項目 (高鐵1號線),線路全長為658公里,設計時速為400公里,預計2018年前建成;莫斯科—索契高鐵項目,從莫斯科出發經頓河畔羅斯托夫到索契,2013年通車的索契高鐵正是其中的一部分。

  除了鐵路建設外,俄羅斯的城市軌道交通也蘊含著極大商機。俄羅斯2018年要舉辦世界盃賽事,而莫斯科等大城市的地鐵承載量已達上限,未來新建、更新軌道交通的需求會很大。加之俄羅斯及與俄羅斯相關的國家此前一直使用的是俄羅斯鐵路裝備,多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産品,目前已經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這一市場容量也非常巨大。

  直面高鐵巨頭爭奪

  雖然業界對中俄高鐵合作預期較高,但中國企業仍要直面來自龐巴迪、阿爾斯通、西門子、通用電氣、川崎重工等多家國際巨頭的激烈競爭。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在馬來西亞和印度,中日高鐵之戰一觸即發,日本國土交通大臣太田昭宏9月22日已經急赴印度,推介日本高鐵“新幹線”。此前甚至有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專家拋出“即使零元中標,也要拿下東南亞高鐵”的説法。

  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述“狂言”雖然不太可能實現,但也從側面反映了國際高鐵市場的競爭之激烈。可以預見,即將拉開大幕的俄羅斯高鐵招標必然吸引國際高鐵巨頭展開激烈爭奪。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也強調,中國在極其複雜的地質、地理和氣候條件下,已建成運營的超1萬公里的高鐵里程,以及自行設計出高寒動車組、防風沙動車組、耐高溫高濕性能的動車組,都將為中國高鐵提供最具説服力的競爭力。此外,中國在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具有優勢,大規模的建設更能攤薄建設製造成本。

  正如李克強總理在不同場合對中國高鐵的優勢進行的不同闡述,總結形成了“高鐵三論”。技術論:技術先進、安全可靠;價格論:價格低,性價比高;運營論:運營經驗豐富。也正基於對中國高鐵的信心,自去年10月份以來,李克強已經分別向泰國、澳大利亞、中東歐、非洲、英國、美國等地推銷過中國高鐵,引發國際強烈關注和熱議。

  為業內關注的是,與以往多次出訪推銷高鐵不同,李克強的此次訪俄已在高鐵合作項目上進行了預熱:10月1日,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應邀出席俄羅斯高鐵公眾委員會會議並致辭,表達了中方願積極參與俄高鐵建設和鐵路升級改造等基礎設施項目,發揮品質、性價比、資金等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從更宏觀的國際視野看,中俄間的外交關係正處於歷史上非常好的時期,中俄間的經貿互補性最強,包括以軌道交通為代表的高端裝備正是俄羅斯需要引進的産品。

  (責任編輯:HN022)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