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電力:中報六成預喜 估值在低點徘徊

2014-07-28 11:25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轉發 列印

  每經記者 趙陽戈 實習記者 王耀龍

  華電能源(600726,收盤價3.84元)7月11日發佈業績預盈公告,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凈利潤2.6億元,而去年同期的數字則是-765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華電能源只是眾多業績向好的電力股之一。在發佈上半年業績預告的電力企業中,超六成業績報喜。隨著央企改革、電改和滬港通的推進,以及煤價持續下行和水電企業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多重利好或引領電力股在下半年走出一波行情。

  電力股中報六成報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由於煤價大幅下跌,水電發電量大增,電力企業上半年整體業績喜人。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A股57家電力公司中共有24家發佈中期業績預告,其中預喜16家,佔比超六成,而凈利潤增幅100%以上的公司有11家。

  但是,電力板塊的估值卻在歷史低點徘徊。Wind電力指數顯示,電力行業市盈率僅為10.41,市凈率僅為1.41。而行業內個股在二級市場上的價格也可謂是“白菜價”。

  多重利好有望“讓股價飛”

  記者注意到,在多重利好刺激下,電力板塊下半年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行情。

  在電改領域,目前新電改方案第一稿已起草完成。據《證券日報》近日報道,隨著央企改革逐步深入,五大發電集團重組改革也在提速,國企改革和新電改或將成為電力行業下半年兩大主題。水電方面,水電定價機制逐步明確以及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也將進一步提高水電行業盈利能力。

  瑞銀證券7月23日發佈的電力行業研報表示,滬港通有望提升純A股電力公司估值,A+H股公司領漲後,後期純A股電力公司將出現補漲機會,尤其是回報率高、成長空間大但估值偏低的公司。

  中信證券7月24日最新研報也表示,維持電力行業“強于大市”評級:在電價沒有出現明確超預期調整情況(火電平均下調0.02元/kWh或是預期臨界點)之前,板塊在低估值、低配置以及滬港通預期下,有望維持強勢。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經歷過央企改革題材的爆炒後,電力行業的漲幅並不算太誇張。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電力板塊7月換手率為26.19%,漲幅為7.92%。

  煤價和用電量提供助力

  對於火電企業來説,其成本與煤價直接相關。三季度作為傳統用煤旺季,煤炭行業卻因為産能過剩、庫存高企和外煤衝擊等因素,出現了煤炭價格持續下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秦皇島煤炭庫存達740.21萬噸,7月份平均庫存723.39萬噸,同比增加5%。六大發電集團煤炭庫存1332.30萬噸,可用天數20.62天,與庫存警戒線相距甚遠。7月16日公佈的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報收506元/噸,比前一報告期下降了7元/噸,每噸跌幅環比擴大1元。這是該指數連續第七周下跌,累計下降了31元/噸。沿海主要電廠使用的下水煤,其長協價格基本都是在參照環渤海動力煤指數的基礎上,再每噸優惠10元左右。

  從外煤來看,澳大利亞和南非動力煤價格全線跌破70美元/噸。澳大利亞BJ動力煤和紐卡斯爾動力煤最近報價68.85美元/噸和67.72美元/噸,周跌幅達1.5美元;南非理查德RB動力煤現貨價格報每噸69.85美元。外煤價格的持續下跌,無疑將對國內煤價形成衝擊。

  與此同時,火電行業則迎來了機組負荷上升,成本持續下降的有利局面。考慮到煤炭價格未來仍將保持低位,火電行業盈利水準有望持續提升。

  而水電行業的季節性差異主要表現為不同江河的豐水期和枯水期對發電量的影響。我國河流一般在每年12月至次年5月為枯水期、7至9月份為豐水期,相應水電公司的收入和盈利在下半年往往有顯著提升。

  記者注意到,此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曾預測今年全社會用電量將保持7%左右的增長。

  因此,除成本因素外,社會用電量的增加也為電力企業業績的持續向好增添了動力。國家能源局日前對外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62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3%。其中,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6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9%。分析認為,在政策暖風下,經濟短期企穩跡象初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全社會用電量溫和走高。而在經濟企穩向好的背景下,下半年用電量或將維持溫和回升態勢。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