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煙草“彈簧利潤”背後的玄機與憂思

2014-06-23 14:44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仍是利稅“奶牛”的煙草,何時才能在真心控煙、破除壟斷的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改革還需“涉險灘”,莫坐等“船到橋頭自然直”。

  審計署上週末發佈了中國煙草、中石油、華潤等11家央企2012年度財務收支審計公告。此次審計及後續整改,在為國家挽回和避免損失32.96億元的同時,也暴露了不少央企長期普遍存在的問題,值得認真解剖“麻雀”、探究癥結。

  比如,此次公佈的一系列問題中,就有一個“彈簧利潤”的問題。大唐集團、中冶集團等9央企及其所屬企業,2012年少計利潤29.48億元;而中國煙草總公司所屬6家單位、中海集團所屬數家單位,則多計利潤10.52億元。其中,少計利潤金額最高的是中船集團,少計了9.51億元利潤;多計利潤金額最多的是中國煙草總公司所屬6家單位,多計了4.36億元。

  又是煙草。近幾年,隨著政府資訊的越來越公開,從前某些藏在暗處悶聲大發壟斷財的“特殊企業”,開始逐步得到公眾的“特別關注”。尤其是對於煙草這樣一個在市場倫理上、商業道德上天然不佔優勢的行業而言,在煙草日均利潤高達4.5億元、一些地方煙草部門爆出驚人窩案、“煙草院士”在民意洶洶下“我自巋然不動”的大背景下,煙草部門在此次審計中所暴露的新問題引起公眾更多噓聲。此次審計發現,煙草部門一方面繼續著違規享用隱性福利盛宴的故事——2012年中國煙草總公司所屬湖南中煙等38家企業存在超繳住房公積金和在工資總額之外列支工資性支出等問題,涉及金額2.56億元;另一方面,又悄然進行著“多計利潤”的新把戲——儘管所謂“多計”,對於中煙總公司“4.5億元/天”的鉅額利潤基數而言,的確只是九牛之一毛。

  “少計利潤”的情況比較常見,其動機也好理解,無非想做大成本,或者想少繳稅款和紅利,或者不想樹大招風刻意低調。不少人疑惑的是:某些央企為何“沒事找事”,反其道而行之“多計利潤”?其實,從會計學常識上分析,少計利潤也罷,多計利潤也好,都是一種賬面遊戲,殊途同歸。企業故意做手腳“多計利潤”,要麼是為了上市公司賬面好看,要麼是為了做大業績、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從而或尋求漂亮政績、或編織一個為員工尤其是管理層增加薪酬福利的合理藉口。具體到煙草企業,其本身並非上市公司,因此不存在“年報好看”的問題,其真實動機何在,也許並不難分析。

  此番的審計報告中,對煙草部門問題的披露有一些“欲言又止”的部分。比如,“3家企業有6.32億元投資收益長期未收回,也未收取資金佔用利息895.70萬元”;又如,更意味深長的是,2012年至2013年4月,所屬湖南中煙、紅塔煙草等6家企業“向有關政府部門和非公益單位捐贈2300萬元”……此處“有關部門和非公益單位”姓甚名誰?“捐贈”外衣下藏掖著何種利益玄機?這些不僅耐人尋味,更值得有關部門進一步深挖,不要輕易放過這樣一條有價值的線索。而人們更要追問的是,這些不正常的舉動,與“彈簧利潤”等違規舉動之間又有著何種內在同質性和關聯度?

  這種追問並非無端猜測。我們的煙草行業集眾多非常“奇葩”的行業特點于一身。比如,在政企分開的改革進程中,它是“碩果僅存”的 “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企業之一,垂直管理、官商一體的獨特架構,為腐敗提供了溫床。又如,我國煙草領域實行“貓鼠同籠”架構——控煙的、賣煙的,屬同一部委管轄。一邊是增加香煙口味的“科技進步獎”和“煙草院士”,一邊是舉步維艱的地方控煙立法。如此“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悖論式管理模式,讓控煙的公眾寄望,只能化為與虎謀皮的浮雲。仍是利稅“奶牛”的煙草,何時才能在真心控煙、破除壟斷的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改革還需“涉險灘”,莫坐等“船到橋頭自然直”。徐峰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