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宣佈,通過其全資子公司普星聚能公司與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NEC)設立合資公司,日電以1億美元收購萬向旗下A123公司的蓄電系統整合部門(A123 Energy Solutions),目標瞄準全球能源市場。
查閱過往資料可以發現,日電曾是萬向收購A123的同臺對手。A123資産進入競拍階段時,萬向面臨的數個競爭對手都是世界500強企業,如江森自控、日電和西門子等,其中江森自控與日電結成的聯合競拍體是萬向最大的競爭對手。
這一次,他們成了夥伴。“我們出售了A123(儲能電池)一部分業務,與此同時針對另一部分業務,我們和日電簽訂了一個合資企業的協議,所以在該業務上我們和日電是合作夥伴。”萬向有關負責人稱“日電是合作夥伴”。從對手到夥伴,似乎印證了收購菲斯科之時魯冠球所言“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
緣起
A123作為美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鋰電池製造商,日電對它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希望通過收購A123 Energy Solutions這個部門強化自身的蓄電池系統業務。
A123電池業務分為動力電池、啟動電源以及電網儲能三部分。萬向要的是動力電池業務,例如菲斯科上用的電池便是A123的動力電池。而原先萬向的競標對手江森自控的目標是啟動電池,日電的目標是蓄電池。當時就有業內人士表示,萬向拍下A123以後不排除和日電繼續合作的可能,所以在蓄電池業務,日電是萬向潛在的買家。
今年3月底,萬向將A123 分割,把電網儲能及其他能源儲存應用部門切割出來,賣給當初沒買到的日電,對日電來説,當年出價1.25億美元買不到A123,現在1億美元買到了儲能業務,稱得上划算。
萬向收購A123後,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增強A123公司工程和製造能力,促使其繼續保持核心業務的增長。根據業內人士提供的消息,日電買進A123的電池技術以大幅提升該公司在鋰離子電網儲能系統領域的業務,預計到2015年和2020年,全球儲能市場將分別達到20億美元和60億美元。在鋰電池領域,日電將成為比亞迪、三菱、松下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保留
萬向並沒有完全放棄A123的儲能電池業務。
在簽署合作協議時,萬向保留了中國市場的應用權,即中國市場的電網儲能技術和市場由萬向和日電成立電網儲能合資公司來操作。雙方成立合資公司是日電收購A123 Energy Solutions相關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A123儲能業務部門是電網調頻和可再生能源並網等電網儲能業務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萬向和日電一致認為,攜手合作是在快速發展的中國電網儲能市場獲得成功的最佳方式。合資公司將首先專注于最適用於其技術應用的業務市場。
“這是我們和日電的第一次合作,希望有個好的開始。”萬向有關負責人稱,萬向和日電成立電網儲能合資公司,共同搶佔中國電網儲能市場機遇。萬向將佔有合資公司51%的股份,日電佔49%股份,合資公司計劃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開展業務活動。
萬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普星聚能公司董事長魯偉鼎説:“隨著中國越來越多的可再生能源的部署,能源存儲業務被推到了前沿。普星聚能與合作夥伴日電將共同致力於構建技術與業務的平臺,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中國儲能市場需求。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在加速轉變發展模式過程中的能源結構調整所蘊藏的巨大商機,通過與日電的合作,我們將共同建立業務和操作平臺,並充分利用萬向在中國市場的金融和業務資源優勢,更好的參與到這些機會中去。”
機遇
為什麼要堅守中國市場?“中國是我們最關心、最看好的市場。因此在和日電簽訂協議時,特意保留了中國市場。”也就是説,中國市場的電網儲能技術由合資公司來完成。這一點,萬向非常堅持,“當時和萬向接洽的企業有很多,我們的前提就是,萬向必須擁有中國市場。能接受這個條件的,才有繼續談下去的可能。”
伴隨著中國的能源結構調整,儲能技術市場成為了一片“藍海”。中國並不缺新能源,瓶頸是,風能、太陽能“處處都有,但不是時時都有”。儲能技術在其中起到了至為關鍵的作用。
據悉,A123儲能業務部門目前已在中國成功實施了兩個電網儲能項目解決方案。第一個是位於北京的2兆瓦電網能源儲存系統,主要用於電網調頻,已進入商業運營。第二個是位於杭州的500千瓦電網能源儲存系統,主要用於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儲能,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燃燒發電等。此外,伴隨著不斷增長的基礎設施需求,中國已擁有了許多全球最大的發電及輸電相關的公共工程項目,並且建立了相當數量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這些都將極大地有利於傳統電網設施及大型電網儲能系統的引進。
今年初,在記者對魯冠球的一次採訪中,他不止一次地提到了“投資收購來的清潔能源企業,把他們的先進技術和萬向全面對接整合,形成中國投資、美國技術、全球市場的運營機制,儘快産出效益。”目前來看,萬向通過收購A123的方式建立起了新能源的關鍵網路,同時以此搭建平臺與産業鏈上的利益相關者進行合作。目前看來,這一策略逐漸形成了效應。記者 陳文文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