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上海鹽商集團購買中國商飛首架ARJ公務機

2014-05-30 13:13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如果還在適航取證的國產支線飛機ARJ21變身只有十多座的私人飛機,你願意買願意坐麼?上海鹽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鹽商集團”)董事長吳友建,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本月上旬,鹽商集團與中國商飛公司簽署了一架ARJ21公務機的購買意向協議,成為ARJ21-700公務機的首家客戶。

  ARJ21公務機是ARJ21-700飛機係列化發展的一部分,主要是將70∼90座級的支線客機根據用戶的需求改裝內飾,進而銷售給單一客戶。

  之所以要延伸公務機係列,與中國目前正在爆發的需求不無關係。2013年,中國的公務機市場已經達到367架(包含港澳臺),每年的累計增長數在23%左右,其中44%的公務機用于私人出行,22%用于包機。

  不過,與打開市場本身就困難的國產客機相比,國產公務機要想賣得好,難度就更大了。目前,訂購ARJ21支線客機的客戶主要是國內、東南亞的航空公司和國外的飛機租賃公司,而受相關政策和國情的影響,國有企業不可能是公務機的主要客戶,目前購買公務機的,主要是私人企業和有一定身價的富豪,他們對價格的敏感度並不是特別高,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接近60%的中國客戶都會選擇大型和超遠型公務機,33%選擇中型,並且大多是國外暢銷機型。

  因此,國產公務機要想打開市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啟動用戶更是難上加難,很少有公司願意承擔使用新機型所帶來的潛在風險,首架ARJ21-700飛機的交付客戶成都航空,就是由中國商飛公司控股的自家航企。

  作為第一個吃到ARJ21公務機“螃蟹”的鹽商集團,實際上是一家業務覆蓋資產管理、投資、房產、產業園區、國際貿易等多個領域的民營企業,資產規模近百億元。

  鹽商集團的董事長吳友建平時愛好並不多,除了商務活動之外,多數只是和他金融界、企業界的朋友喝喝茶,聊聊天,或者開著自己的遊艇出海釣個魚。最近幾年,他開始有了“玩飛機”的想法,跟朋友一起逛了好幾個航展,一開始想買架直升機,最後還是決定買一架更大的公務機,不僅可以自用,還可以搭載朋友和合作夥伴,也是企業形象的展示。

  最初,吳友建關注的也是國外的機型,研究了一段時間他發現,購買國外的飛機不僅要繳納數額不小的進口稅費,在引進國內後,還需要申請取得國籍登記證、適航證和無線電電臺許可證等“三證”,這些都需要不少人力、物力和時間。

  一個偶然的機會,吳友建與中國商飛的領導們坐在了一起,才知道國產飛機也可以做出公務機係列。不過剛開始他也曾對國產公務機有安全上的疑慮,還安排了一係列的調研,包括國內外各種公務機的參數,並多次到商飛參觀、調研和溝通。

  “調研的結果堅定了我的信心,國產公務機在安全上沒有問題,在許多方面的技術甚至領先于世界水平。”吳友建告訴記者,通過跟股東商量利弊,他最終拍板選擇了國產ARJ21公務機。

  記者也從中國商飛了解到,在確定要發展ARJ21公務機時,公司就將主要的目標受眾定位在了支持民族品牌的企業家,以及第三世界國家的元首等,相比于國外成熟的公務機型,對中國的用戶來說,本土化生產的飛機還有維修和後續服務方便的優勢,比如不管在國內哪個機場,零部件等備件可以24小時內送到,此外,採購國產飛機無需繳納高昂的稅費,購機審批流程也更簡單,目前已是備案制。

  “作為國家投入巨資和政策支持的項目,我對國產飛機的未來還是有信心,而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購買飛機的風險和啟動用戶的機會總是並存的,”吳友建說,除了 擁有自己的私人飛機,他對直升機相關培訓、旅遊、托管、融資租賃甚至包括生產也很感興趣,希望借此進一步了解國產飛機制造業,看看是否有投資機會。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