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評農夫山泉“標準門” 質檢部門別再躲貓貓

2013-05-08 08:56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天上午崇文門新世界超市,貨架上的農夫山泉瓶裝水。 程寧攝

  近期被媒體報道“執行標準不如自來水”的農夫山泉,昨日下午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農夫山泉宣佈將永久關閉位於北京的桶裝水生産廠,並將在3個月內對北京地區10萬戶農夫山泉桶裝水訂購者進行補償,用5瓶4升裝飲用水(共計20升)來替換19升規格的桶裝水。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農夫山泉飲用水標準低於自來水標準,使得農夫山泉至今仍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昨天下午的發佈會上,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表示,農夫山泉不會在北京開廠生産飲用水了:“因為一個企業不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産,尊嚴比金錢更重要。農夫山泉的責任心,與其説生産出不合格的産品來影響北京消費者的健康,不如説是因為一個産品的協會就可以讓一個公司的産品下架,産品協會的決定就能讓報紙登在頭版頭條。這樣的環境農夫山泉只能退出。”

  鐘睒睒表示,對於10萬北京用戶的飲水問題,農夫山泉將在三個月之內,用4升規格的瓶裝水共計20升,來換取19升規格的大桶水。他表示,市場上19升的桶裝水價格是20元,4升瓶裝水一箱是35元,但農夫山泉決定不讓消費者受損失。

  此前,針對農夫山泉的執行標準問題,《京華時報》發起了持續近一個月的質疑報道。

  對於執行標準,鐘睒睒稱,農夫山泉執行了目前最高行政級別的浙江省《瓶裝飲用天然水》(DB33/383)和衛生安全標準國家《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GB19298),內控標準遠遠超過國家標準。“有媒體指稱‘農夫山泉標準不如自來水’的觀點缺乏對標準體系的理解,其根本錯誤在於,完全不理解飲用水標準體系是由安全衛生標準和品質標準兩方面構成。單獨引用兩者中的任意一個與自來水標準做比較,都是不符合法規體系的。 ”

  有記者在現場提問:浙江DB33/383標準寬于國家標準,為什麼農夫山泉執行地標?鐘睒睒則回答,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479-2006)是衛生安全標準體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産企業不必明示但必須強制執行,農夫山泉也不例外。

  對於浙江飲用天然水標準(DB33/383)中對於砷、鎘、硝酸鹽要求標準低於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479-2006)一事,鐘睒睒承認確實存在這一現象,但兩個標準並行時,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標準要求,也就是説農夫山泉執行的品質標準絕不低於自來水標準。“瓶標上雖然只有DB33/383,但也同時執行著國標GB 5479-2006。”

  昨日,農夫山泉在官方微博發佈了一條消息,稱已向北京法院提交了起訴,向《京華時報》索賠6000萬。

  鐘睒睒表示,農夫山泉4月28日已經向北京二中院提交了起訴,6000萬的索賠額是在當時已經發生的損失。而據有關媒體昨日報道,北京二中院表示已經收到了材料,尚未決定立案。(記者竇媛媛)

  質檢部門別再躲貓貓了

  從4月10日開始,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裏,《京華時報》和農夫山泉就標準問題互相開炮,“品質不如自來水”、“執行標準寬鬆”等説法讓農夫山泉深陷輿論漩渦,也引發了不少市民對飲用水問題的強烈擔憂。

  其實作為消費者,標準問題是主管部門的事,消費者搞不清楚也不是最關心的。消費者唯一想知道的是,農夫山泉的水,到底能不能放心喝?

  然而一直到今天,爭論的雙方都還在忙著掐架,一方聲稱有人構陷抹黑,拼命自證清白;一方則抓住標注的標準問題不放,不斷質疑發問。反倒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誰也沒能説得清。事情進展到這個階段,不論是媒體還是企業,自説自話恐怕都只能讓消費者更加混亂。

  誰能借老百姓一雙慧眼,看清國內這“紛擾”的水質呢?在公眾對標準體系不了解的情況下,如何來保證飲用水的安全?目前仍未有權威部門給公眾一個交待。

  “這場大戰中食衛質檢部門為何要躲貓貓?這場大戰嚴重干擾了消費者的消費取向,政府相關部門難道不應該出來説句話?”網友“烏托邦聯盟”説。

  “這樣的爭鬥,註定沒有贏家。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外資品牌伺機擴大份額也是可以預料之事。”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和靜鈞為此呼籲,主動介入其中,該是管理部門承擔的責任。(記者 楊濱)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