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年7月,歐盟2年前頒布的建築産品法規CPR將正式強制執行,取代了舊的建築産品指令CPD。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這一法規正式生效,中國出口歐盟市場的近百億美元建材或將迎來挑戰。
2011年歐盟頒布了新的建築産品法規CPR。根據當時列出的時間表,CPR和現有的建築産品指令CPD的過渡階段一直持續至2013年7月1日,此後CPR將進入強制執行階段。
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近年我國對歐洲的建材出口呈穩步增長的趨勢。每年出口金額累計50億美金以上,增長率達30%。
2012年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出口歐盟的建築材料僅板材一個大項就達到8億多美元,玻璃門窗、腳手架及建築五金、板材、功能材料及其他等各項累計的出口金額則達到98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成為歐盟國家主要建築産品供應商群體之一。
目前,CE標誌作為歐盟對産品安全性的強制要求,已成為我國建築産品通往歐洲的通行證。隨著歐洲建築業的逐漸復蘇與增長,不少中國企業都希望通過對其産品進行CE認證,借助建築業全球化的發展勢頭殺入歐洲市場。
沒有CE標準的中國建材將失去歐盟客戶。“我們現在主要出口市場在東南亞,一直想進歐洲市場,但具體標準太多,搞不清楚。”從事吸音材料生産的廣州麗音商業建材公司的一位技術人員説。
據全球知名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統計,目前,歐盟地區針對建築産品的協調標準共約608份,且仍在不斷變更中。很多中國企業由於對産品相關的CE認證標準不熟悉,但又急於將産品打入歐盟市場,於是便造成盲目出口、一擁而上的局面。
“其實從技術上看,CPR的認證程式更簡化,比如不再需要到各個國家分別做檢測就能通行歐盟成員國市場,有效降低了企業的成本。”SGS全球CPI項目團隊負責人Andreas Baptist介紹説,對中國一些中小企業來説,新規在認證費用上也有好的一面。(記者/牛思遠)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