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民工養老:子女希望留在城市 父輩盼落葉歸根
核心閱讀
對第一代農民工而言,心裏嚮往的還是能回到家鄉安度晚年,但這個願望並不容易實現。子女更願意留在城市生活,無法居家照料;離鄉多年,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與老家人的距離越來越大;希望回農村發揮餘熱,卻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該幹什麼。
專家表示,第一代農民工視野寬、想法多,返鄉創業對農村引進新技術、改變生産結構都能起很大作用,關鍵是政府要注重在資金、服務、培訓等方面給予鼓勵。
在城裏打工30多年,供幾個孩子結婚生子之後,62歲的田雲偉並不確定未來“能靠兒子姑娘養老”。
“孩子們都成家了,但沒有穩定收入,生活還得給管著點”,年過六旬還要做家裏的主要經濟來源,在田雲偉看來已經習慣了。讓他發愁的是,留在山西五台老家的妻子長年生病,還要邊照顧老人邊帶小孫子,一旦自己幹不動了,指望在城裏打工的孩子們完全挑起養活幾輩人的經濟重擔、回家照顧爹媽甚至爺爺奶奶,很難。
兒孫繞膝、老有所養的生活離自己還有多遠?田雲偉不願多想。
老人們要回去,年輕人要出來
正在北京某工地打工的陳師傅感慨,除了每年春節、農忙時節偶爾回家團聚、幫忙幾天外,村裏很少見到青年人的身影,老家的“人氣兒”似乎越來越淡了。然而,在城市闖蕩了半輩子的老人在看待自己和子女的歸屬問題上卻出現了雙重標準:一方面覺得自己“回老家最好”,另一方面卻“希望孩子將來留在城市”。
這樣的想法在他眼中並不矛盾。回憶起年輕時在村裏帶領大夥兒一起修路的往事,陳師傅的語調抑制不住地輕快起來,明亮起來的眼神中寫滿了對故土難以割捨的懷念。“落葉歸根”對他來説是理所當然的。
但為了兒女的未來,陳師傅也不得不考慮這些現實:“在老家單靠種地攢不下錢”“村裏學校倒了,孫子上學怎麼辦?”擺在這些高齡農民工眼前的狀況,是回家後不但不能馬上享受“天倫之樂”,還要支撐著日漸衰弱的身體繼續照顧整個家庭,“操心多得比幹活兒還累”。
今年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雖然我國40歲以下農民工所佔比重連年下降,但2014年21—40歲的青壯年人群比例仍達總量的53%,總人數超過1.45億。雖然“與子女居住”仍是我國農村老人們最期盼的養老方式,但相當一部分老人“身邊無子女居家養老”。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崔宏志認為,除了經濟收入因素以外,對城市生活方式的嚮往、城市相對完善的公共服務與消費環境等因素也驅動著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從農村流向城市,這一趨勢符合城鎮化發展的自然規律。
老人們要回去,年輕人要出來—農村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面臨衝擊,去福利院養老是更好的選擇嗎?
實際上,在篤信“養兒防老”的農村老人眼中,進養老院並不光彩。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副所長姜向群介紹,目前社會化養老服務在少數發達地區做得比較好,但在大多數農村還是空白。雖然農村也在逐漸建設養老院,但發展的規模很小,基本局限在“三無老人”和“五保戶”老人群體,受傳統家庭養老觀念和經濟條件的限制,一般家庭的老人很少會選擇在養老院度過晚年。
多年城市生活,對老家愈發不習慣
年近半百的王師傅對“近鄉情怯”的感覺並不陌生,“誰不願意回老家?可老家不好回。”
多年城鄉二元的生活使他在回家時愈發感到“不習慣”。除了春節,村裏平時基本不再組織更多的文化活動,人們大多只能在村裏的婚喪嫁娶中聚到一起,見面的時間越來越少,更別説嘮嗑、交流感情了。加上長期待在城市,接觸的人和事物都不一樣了,王師傅感到生活習慣、看問題的方法跟留守在老家的人們漸漸有了差異,聊天很難再找到共同話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似乎越來越淡了。
在陳師傅眼中,農村人的素質照著城裏人差一大截,拿北京公交車站前候車有序排隊的例子來對比,老家人“來輛公共汽車就一窩蜂地往上擠,誰管你是不是病人,根本沒人讓座”。
而最讓他們唏噓的,是維繫人際關係的紐帶由“情感”到“利益”的悄然轉變,“過去誰家蓋個房,招呼一聲,左鄰右舍都來幫忙。現在家裏有點事,不給錢誰來?”
崔宏志分析,原來靠血緣、地緣維持的傳統社會人際關係的基礎發生了變化,人與人之間更多地偏向了經濟關係,是社會發展進入轉型期的表現。姜向群認為,在傳統社會,親戚鄰居相互關照、臨時幫忙是常事,對養老也起到了一定的“非正式”扶助,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流動人口又長期在外生活,老家親友之間的關係日漸疏遠,鄰里間對養老的支援也在弱化。
“村裏應該多組織活動,大夥兒能常聚聚,老百姓的素質也能慢慢有提高。”王師傅説。
“想發揮餘熱,不知道回去能幹什麼”
有一種可能性,田雲偉或許還不敢想:憑自己的經驗回家創業,兒子在附近的鄉鎮也有穩定的好工作,一家人不必分離在天南海北,有足夠的收入和精力互相照顧,團圓、和樂。
2014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著重解決好現有的“三個1億人”問題,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的支援。提高産業發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從業。加快推進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中西部地區城市群和城鎮發展後勁。
“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為農民工回家就業創造了更多的可能。對第一代農民工回鄉創業的想法,姜向群表示支援,“他們的視野比較寬闊、想法更多,對農村引進新技術、改變生産的結構、提高水準都能起很大作用”。
“不是沒考慮過回老家發揮餘熱,但不知道回去能幹什麼。”陳師傅説對返鄉創業疑慮重重,土地大多被租用,家裏可種的田只能供自給自足,賺不到更多的錢。加上對家鄉的産業結構不了解,也並不清楚當地政府有哪些支援創業的優惠政策,陳師傅覺得自己在建築工地上的經驗回去沒有用武之地。農民工老段則對年輕一輩能否在老家有份穩定的工作心裏沒譜,“老家鄰居的兒子在鄭州讀大學,畢業以後還是找不到好工作,現在也只能各處打工”。
據了解,我國農民工總量、外出人數和工資收入的增幅出現“三下降”,隨著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就業、招工“兩難”的結構性矛盾將成為常態。專家表示,發展就近城鎮化要推行農民工就近、穩定就業,政府要注重在資金、服務、培訓等方面鼓勵和支援進城人口就業、創業,同時土地制度改革也要讓農民工充分享受到農地流轉帶來的資本紅利。
不太遙遠的未來,自己務工生涯積累下的知識、技能和資金能否在還鄉後派上用場,保證收入來源和生活品質?家鄉是否還能像童年時那樣,成為物質和心靈的雙重庇護之地?田雲偉和工友們在期許。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