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3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7月12日)淩晨,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先生逝世,享年80歲。居安而思危,父親給成思危取名時寓意“居安思危”,希望他不忘男兒肩負國家安危的責任。事實上,成思危的一生,確實充滿了選擇與轉折,對於中國經濟來説他是一位舉足輕重的改革推動者。
少年的成思危抱著對新中國的憧憬和理想,拋棄當時優越的生活環境離開家,在外開始獨立的學習和工作。而後又選擇去美國讀書學習工商管理,將風險投資的觀念帶回國內。在臨近退休之年,選擇加入民建從一名學者走向了政壇。這三次重大的人生轉折,成思危的初衷都是一顆報國之心。
在經濟學界和傳媒領域,成思危被譽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而能夠被稱作“之父”則源於1998年著名的一紙“一號提案”。
成思危先生早年在美學習,對於風險投資對高科技産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他早有體會。1998年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時任中央民建主席的他提交了《關於儘快發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史稱一號提案。那時的中國國內的科技界還普遍深陷在搭建項目,找國家要錢,研究出成果,找不著産業對接的老套路裏。成立風險投資研究院,創辦風險投資雜誌,出版風險投資年鑒,建立網站等等,當時的成思危為風險投資在我國的興起奔走呼號。1998年到2001年,大量風險投資機構應運而生,一路為中國創新創業乃至中國經濟發展推波助瀾。可以説,正是17年前的這一紙提案,自上而下地開啟了中國風險投資事業的大門,掀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波高科技産業投資浪潮。而成思危本人也因此而被媒體譽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
在成思危先生看來,風險投資至少有三個重要的意義,第一:“分享盈利、分擔風險”的做法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第二:它會支援高新技術的發展。第三:它開闢了民間投資的新渠道,給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投資工具。放在現如今的市場裏,這樣的道理就像經濟學理論書上的公平交易理論一樣簡單,然而在當時剛剛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的中國國內,這個概念的提出讓眾多拿著科技産業成果等著轉化來“造福人類”的項目投資者們著實興奮了一下,但是卻並沒有迅速得到資本的廣泛認可。在成思危先生的回憶裏,當時這第一步的跨越也走了好幾年:
成思危:我最大的困惑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研究成果老也變不了生産力,我們以前計劃找國家要投資,國家沒錢的話就沒辦法。國家給了錢,有的時候也不見得能有好的效果。所以我在美國一接觸風險投資,我當時就想到美國的科技之所以能夠這麼快的發展,特別是新技術,得益於風險投資。所以根據這個我當時就特意修了這方面。這一項把風險投資的熱潮辦起來了,當時這些投資人都説看你的面子,你既然提了,讓大家投資。他們對這個沒有信心,把錢投出去,説失敗了就認了。風險投資的最大特點,我當時形容就是買雞蛋來孵小雞,把小雞養大了再賣出去,這個過程很長。一般要3-7年,要想急功近利,今天投下來,明年就有回報,基本上不大可能。所以最初我們籌3千萬都還費了比較大的勁。
從1999年到2009年,創業板開啟了一波三折的10年之路。成思危先生是最堅定的支援者,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成先生每每在危局中的破題,一步步護著難産的創業板走過了“十年懷胎”。
2001年初,納斯達克神話破滅,且國內股市頻傳醜聞,成思危建議暫緩推出剛剛開始籌建不久的創業板。不過,3年後,成思危就提出了“三步走”的辦法建立二板市場,先參照主機板的條件設立科技板塊,然後降低門檻、擴大容量、最後建成創業板。
2004年,深圳中小企業板開盤,成思危在開板儀式上的講話中提出要逐步向創業板過渡。最終到2009年10月,中國創業板開啟,大量新興科技公司完成IPO,中國本土風險投資迎來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退出。而成思危先生曾經説過:“創業板就像一個孩子,會長大的,總有一天會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
今天當我們再回看這一段歷史,在新經濟浪潮洶湧而來的時候,成思危以他淵博的學識和戰略家的遠見卓識及時為國人布道啟蒙,被人們稱為“創業板之父”當之無愧。
而他本人也從未停止過對資本市場的關注和建言獻策。就在去年,近耄耋之年的他還在為中國股市給出更多發展之路、解決之道:
成思危:中國股市在正確的政策引導之下,真正著重提高上市公司品質,發揮股市所有盤的作用。經過兩三年的努力,中國的股市還是會上升的,因為中國的經濟基本面擺在這裡,但是要處理好這些問題,也是要有壯士斷腕的精神。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投資者的信心,因為中國股市出現了一些虛假資訊,內幕交易,惡意操縱市場,出現的事情太多,而懲罰的力度相對來説比較弱,所以,股市上升的時候,投資者沒賺什麼錢,股市下跌的時候,首先賠的就是中小投資者。股市應該是發揮扶優汰劣的作用,要把壞孩子趕出去,要建立嚴格的退市制度,這是早就提出過。股市不要追求上市公司數目之多,而是要追求上市公司的品質,而是要把上市公司的品質要有一個評價的體系,要對上市公司的品質給予公開公正的評價,引導股民,引導投資者知道應該怎麼去進行價值投資,而不是每天都看漲了,追漲殺跌,這是最糟糕的。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投資者的信心,因為中國股市出現了一些虛假資訊,內幕交易,惡意操縱市場,出現的事情太多,而懲罰的力度相對來説比較弱,和香港比比較弱。所以,股市上升的時候,投資者沒賺什麼錢,股市下跌的時候,首先賠的就是中小投資者。股市應該是發揮它扶優汰劣的作用,也就是説要把壞孩子趕出去,要建立嚴格的退市制度,這是早就提出過。股市不要追求上市公司數目之多,而是要追求上市公司的品質,而且要把上市公司的品質要有一個評價的體系,要對上市公司的品質給予公開公正的評價,引導股民,引導投資者知道應該怎麼去進行價值投資,而不是每天都看漲了,追漲殺跌,這是最糟糕的。
成思危先生是個醉心於“教書匠”身份的慈祥老人。他曾經説過:“經濟只能保證我們的今天,科技能保證我們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確保我們的後天。”多年來,他堅持著每兩周開設一次現代金融研討班的習慣。他生前工作的最後崗位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慷慨陳詞豈能皆如人意,鞠躬盡瘁但求無愧我心”,這樣的座右銘道出了老人一生的踐行與追索。願他一路走好。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