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點擊排名  > 正文

反腐風暴下書畫市場遇寒冬 雅賄鏈條被打破

2015-02-17 09:05 來源:南方都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反腐風暴下書畫市場遇寒冬 雅賄利益鏈條被打破

  一名北京琉璃廠的書畫商人表示,當前市場對於作品的標價,往往與作者的職位相關。不管藝術價值高低,一旦當了書協美協的領導,身價至少翻倍。 C FP圖

反腐風暴下書畫市場遇寒冬 雅賄利益鏈條被打破

  觀眾在香港蘇富比2014年秋拍預展上觀看張大千1953年作品《驚才絕艷》。2014年10月,該作品以6620萬港元高價成交,為2001年上拍成交價的14倍。 新華社發

  一度瘋漲的傳統書畫市場,正在迎來寒冬。

  2013年起,北京、陜西、雲南、山東等地的書畫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市場成交量下滑、作品或有價無市,或打折出售。據業內人士估算,當前市場成交量,約為高峰時期的1/3至1/5。

  研究學者陳少峰稱,中國的書畫市場歷經多年高速增長,本就存在大量泡沫,而“反腐是刺破市場泡沫的一根針尖”。

  “反腐把市場的水分擠乾了,藝術家調整心態,重新起步,這是好事”,陜西省美協某副主席稱。

  市場寒冬:書畫作品 量價齊跌

  2月11日下午,坐在北京琉璃廠西街的中國書店畫廊內,張學武只迎來寥寥幾個閒逛的顧客。

  對於身兼畫廊老闆和書法家雙重身份的他來説,這個春節分外難挨。60歲的他是中國書協會員,幾年前隻身從天津前往北京琉璃廠書畫市場“北漂”,租房賣自己寫的字。

  春節前夕,本是琉璃廠的傳統銷售旺季。但在今年,買家比往年大幅減少。“現在市場裏,很多是閒逛的人,真正的買家少了”,張學武回憶往年的春節的火熱場面,“有人一拿就是幾幅字。”

  在琉璃廠,買家減少的同時,書畫價格也隨之下降。一名書法家稱,2013年,他的一幅4平方尺楷書,標價8000元,現在標價僅500元。

  這樣的故事不只是發生在北京。西安、昆明、山東青州等地的從業者均向南都記者證實,2013年起,書畫市場正在遭遇全國性的衰退。

  2013年起,昆明的書畫市場成交量走低,價格下跌,2013年賣8000元的一幅畫,現在只要4000元就可以拿到。

  除了中低端書畫市場,以往動輒一幅數十萬至數百萬元的高端書畫市場,也出現大幅下跌。

  在西安書院門書畫市場某畫廊,國畫名家王西京的一幅作品標價10萬元,兩年前,這幅畫的標價還在20萬元左右;與之類似,北京琉璃廠某畫廊,一位知名畫家一張一平尺的畫售價5萬元左右,店長稱,價格已下調了1/3左右。

  “一位身價頗高的國畫名家的畫,在官員之間‘很流通’,他的作品價格一直飆高,被炒得也很厲害。以前有的畫要賣到四五十萬元一平尺”,北京市一名書畫收藏、策展公司的董事長對南都記者説,“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有人在拋售他的畫,前幾天有一幅原本100多萬元的,大概30萬元不到就能拿下來。不過,你不會知道賣主是誰,他們都會通過中間人出售。”

  她説,遇到這種情況的畫家不止他一個,在北京市場上,一些有行政頭銜,有名氣,有人脈的畫家,以前一平尺的畫可以要價四五萬元,現在5000元就能拿得到。

  並非所有的名家作品都降價。有的畫廊價格沒鬆口,但成交量寥寥,有價無市。

  山東青州是中國書畫市場的重要風向標。2月15日,青州畫廊經理屈藝(化名)對南都記者回憶,市場不景氣之後,“開始買的人雖然少,但還有人問價。2014年下半年開始,市場裏問價的人都少了。”

  儘管買者寥寥,成交量嚴重縮水,面臨虧損風險,但屈藝堅持不降價。

  她擔心降價引起整個市場的連鎖反應,也擔心降價後,作品仍難以銷售。儘管“有價無市”,但仍勉力經營。

  屈藝認為,這樣的情況恐難持續,“到明年,可能就有人堅持不住了”。

  事實上,在西安,資金吃緊的中小畫廊已有人退市離場。西安書院門,多家店舖前,貼出招租告示。多名從業者稱,因為成交量下滑,店舖處於虧損狀態,已有商戶“撐不住了”。

  書畫市場的寒冬,究竟冷到什麼程度?

  因為書畫市場存在大量私下交易,並無權威官方統計數字,從業者和研究者的估算,或可作為參考。

  北京、西安、青州的十余名業內人士,對記者估算出市場的現狀:縮水至高峰期的1/3至1/5。

  陜西省美協某副主席對南都記者稱,當前西安的書畫市場,成交量大概只有高峰時期的1/5左右。

  在西安書院門書畫市場內的古玩藝術城,從業16年的資深畫廊經紀人李林(化名)認為,現在市場的成交量,是高峰時期的1/3至1/5。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山東青州,一名畫廊老闆稱,以往,畫廊一年的營業額達到兩百萬元左右,2014年,成交量為六七十萬元,只有原來的1/3。

  書畫市場的長期觀察者、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估算,當前市場的成交量,大致相當於2010年書畫市場高峰時期交易額的1/4。

  陳少峰認為,書畫市場的下滑,始於2013年末至2014年初。

  多地從業者稱,2014年下半年開始至今,市場下滑速度已經加快。張學武以北京琉璃廠為例,“反腐開始之後,市場上出現過一段時間的觀望期,但看到這次是動真格的,市場才開始下滑。”

  “這是大洗牌、大震蕩”,陳少峰説。

  利益鏈條:雅賄暗涌 現已打破

  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的傳統書畫市場一直在波動中快速增長。

  以國畫大師齊白石為例。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專家楊丹霞曾在《收藏家》雜誌撰文寫道,上世紀70年代末期,一件齊白石的繪畫作品,售價為100元上下。80年代國內書畫市場迎來普遍大漲。1993年,齊白石的常題材作品如花卉、蝦蟹價格是每平尺一萬到兩萬元。

  而在2011年5月,中國嘉德的春季拍賣中,齊白石的《花鳥四屏》,拍出9200萬元的高價。

  2014年,張大千上世紀50年代工筆人物畫《驚才絕艷》,以850萬美元高價成交,是2001年上拍成交價的14倍。

  正因為看到了書畫市場的巨大增值空間,專業炒畫團隊和民營企業家進場,價格也水漲船高。市場寒冬來臨,不少以為有機可投的企業主,和跟風進來的小畫廊,均被“套牢”。

  傳統書畫成為官場頗為盛行的“雅賄”手段。古董、字畫頗受腐敗官員的青睞。

  據媒體報道,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收受字畫、玉石等物品近200件,價值1300余萬元。同樣收受字畫的,還有重慶市司法局原局長文強等落馬官員。

  李林曾多次接待過行賄的買家,他認為,字畫作為行賄的禮品,優點是高雅、隱蔽,“塞進信封裏,好送。”

  而且,書畫和古董等,既符合部分腐敗官員的審美旨趣,且在市場景氣時容易流通,還有升值空間,“辦多大的事,送多少價位的畫。送完之後,秘書打聽下是不是真品,什麼價位,領導心裏就有數了”,李林稱。

  “雅賄”還有一個特點:相比其他受賄財物,行為隱蔽,定罪不易。

  北京西城區檢察院公訴處檢察官張艷麗曾對媒體介紹,金錢有走向痕跡,例如匯款、消費,只要找到這些痕跡就能確認受賄事實,但雅賄多為實物,便於藏匿。如果沒有實物,即使行賄人指控,也沒有物證,更不能作價。

  據媒體報道,還有貪官自作聰明,把假古董、假字畫放在古玩店代售,再暗示送禮者到這家店以真品價格買下。若被查獲,行賄受賄雙方,都辯稱,不知道是贗品,以減輕罪責。

  作為“雅賄”手段,行賄者往往青睞當代名家的作品,如劉大為、劉文西等人的作品。近現代名家如齊白石等人的作品,價格昂貴,但市場上贗品過多。選擇有名氣的當代畫家,畫廊往往可以為買家牽線,與畫家合影,以證真品。

  多位畫廊從業者向南都記者勾勒出這些買家的大致面貌:40歲左右的中年男性、不太熱衷砍價、主攻幾萬至幾十萬的當代名家畫作。

  這個龐大、隱秘的灰色買家群體,與收藏家、投資者一道,成為書畫市場的重要金主。陳少峰估算,市場興盛時期,禮品書畫,佔了整個書畫市場的三成左右。

  送出去的畫,到底能有多大作用?

  四川省原夾江縣委書記陶宏偉是一個官員收受書畫替人辦事的樣本案例。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一份刑事裁定書(記者注:編號為(2014)川刑終字第45號)披露,一名行賄者因在四川夾江縣有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廠、房地産等項目,需要身為縣委書記的陶宏偉關照,除送現金、酒外,還送了字畫。

  裁定書稱,行賄者“2008年9月或10月份的一個週末,將一個裝有20萬元的紙袋和一幅李瓊久的畫送給陶宏偉,購畫價約1.5萬元”,此後還曾送他“10萬元和蘇葆楨畫的葡萄”。

  陶宏偉的回報是,將政府拖欠的生活垃圾處理費,作為抵扣行賄者房地産項目上還差政府的350萬元出讓金,並儘快啟動行賄者土地項目的拆遷工作,作為縣委工作會議的一個議題專門解決。

  這一灰色行賄鏈條,在中央八項規定和強力反腐浪潮中,如今已被打破。

  2015年1月7日,在雲南省昆明市專營珠寶玉器字畫的翡翠大廈,南都記者以“送禮”為由,向幾家老闆打聽字畫的價格。一名畫廊老闆徐某反問:“你敢送幾萬元的畫給官員?怕是現在全雲南也沒有人敢收。”

  類似的一幕也出現在西安書院門、青州字畫市場和北京琉璃廠。“送禮的人少多了”,張學武説。

  禮品書畫市場,一種新現象已經形成:反腐深入後,收禮的人變少,送禮的人隨即變少,市場趨冷,收購價也會壓低,這進一步打擊了收禮者的積極性。

  整個書畫市場因此出現連鎖反應,“搞收藏的買家,現在處於觀望期。他們追漲不追跌。有的畫廊資金撐不住了,開始拋字畫,拋出之後,價格就跌得很厲害。”陳少峰説。

  身份崇拜:當上領導 身價翻倍

  書畫市場的泡沫中,對於作者的身份崇拜,成為藝術界的怪象之一。

  擁有行政頭銜的明星畫家、明星書法家,會得到市場的更高認可。在北京琉璃廠,一名胡姓商人稱,當前市場,對於作品的標價,往往與作者的職位相關。從書協美協的會員到副主席、主席,價格均要上一個臺階。不管藝術價值高低,一旦當了書協美協的領導,身價至少翻倍。

  2013年,西部某省一名著名畫家,傳言將當選新一屆中國美協副主席,他的一幅4平方尺的畫,被炒至60萬元,但戲劇性的是,他最終並未如願入選,同樣尺寸的畫價,在市場上陡降至15萬元。

  行政頭銜成為書畫界的稀缺資源,同時也産生了臃腫的領導陣容。

  2013年1月21日,陜西書協換屆,一共選出了11名名譽主席、1名主席、16名常務副主席、18名副主席、10名副秘書長以及6名顧問。

  陳少峰對南都記者稱,畫廊和投資人喜歡追捧“名人字畫”,資金投入也比較多,“認為他們的作品是硬通貨,他們有地位,短期內價值只會漲。但是作品的價格與價值之間,出現了嚴重的背離。”

  北京的一名畫家解釋説,“明星畫家”的畫作現在都在大跌,所謂的明星畫家,都善於炒作和被炒作。當前的書畫藝術品市場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禮品市場,而明星畫家的畫很多都進了官員腰包。官員有很多並不真懂藝術,只是認頭銜,認價格,即便是這些藝術品的價格已經嚴重背離了真實的價值,人們也樂於接受這樣的價位。

  書畫界對於權力的身份崇拜,也吸引著不少官員進入這一領域,獲得書協美協領導身份,高價出售自己的作品。

  據統計,部分省市仍存在官員在書法協會兼職的現象。

  2014年12月,陜西省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週一波辭去省書協主席職務,並在《人民日報》撰文,批評一些領導幹部“往書畫協會擠”,並批評“個別人作品低劣,卻賣得很火,實際上是利用協會領導的幌子中飽私囊”。

  在十八屆中紀委五次全會的分組討論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指出:“有的領導幹部楷書沒寫好,直接奔行草,還敢裱了送人。”此外,在談到一些地方書協“官氣”太重時,王岐山説,“現在有的幹部玩過了,飄飄然了,忘記了執政黨和老百姓的關係了。”

  2015年1月,陜西省清理了8名省管領導幹部擔任書協主席、副主席等問題。但這些加入書協畫協的領導,給整個藝術圈,已經帶來了負面影響。

  陜西省美術家協會某副主席認為,許多官員書法家字寫得很差,但買家或看重其職務或有行賄目的而高價收購,造成“整個市場上的藝術家都有浮躁情緒”。

  畫展背後:利益交易 魚龍混雜

  “藝術與權力靠得太近了”,上述陜西省美協副主席感嘆,當前的國畫界,注重人物畫,忽略山水花鳥畫。

  “去美展上一看,就全明白了”,他説。

  對於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版畫家聶昌碩曾撰文猛批。他認為,如今的全國美展,只要參展,作者就算“中獎”,若還拿了獎項,如獲“狀元”“榜眼”,名利雙收,畫價立即飆升,升職、陞官、入美協,“好處”接踵而至。

  參展背後巨大的利益鏈條,使濫竽充數的作品越來越多。美展已不是頂尖作品的薈萃地,而成了提升作者身價的墊腳石和利益交易所。

  “我看了十二屆全國美展的作品集,也很是失望,我認為它沒有反映出當前美術界的真實水準———水準平平,缺乏精品力作,整個一本翻下來沒有幾張好的,大量毫無藝術性的,靠拼時間的精雕細刻。於是開始反思美協做了哪些工作,會把它搞成這個樣子。”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代彩墨畫家韓墨對南都記者説。

  至於是不是有平庸者靠炒作和經營“上榜”,是不是存在利益交換,韓墨説,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不能這麼猜測。但是,“我們就看結果,評價標準出問題了,價值體系是混亂的。”

  他説,審美本身也是價值觀的一種體現,整個社會價值觀扭曲也導致對藝術、對審美判斷的扭曲。文化市場和文化活動,表面看起來是很繁榮,但自身發展品質嚴重不足。這對藝術自身的發展是一種很大的傷害,尤其對年輕人是一種很大的誤導。

  並非所有的書協美協的領導,價格都出現波動。

  畫家羅江是雲南畫院院長,雲南美術館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他的頭銜還包括雲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雲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等。

  區別於其他一些地區的“官員畫家”,羅江的畫也沒飆過高價。他稱,或許是善於畫花鳥孔雀的那些,老百姓和官員比較喜歡一點,作為禮品來説也有市場,而像他這種畫傳統人物畫的,人們不太能看得懂。

  “他的畫本來就不怎麼拿出來賣。有些收藏家手裏的,或者你直接去他辦公室找他買的,説好就是一口價,比如8000元一平尺,也不降價”,畫廊老闆徐某稱。

  羅江對南都記者説:“我自己是沒有要把我的作品拿去面對市場,有時候市場上或許會有一點點拍賣,還有一些人收藏的。不僅是我,我們這邊的畫家也都比較樸素一些,美術界本身沒有太市場化。作為國有單位的畫院等機構也並沒有提倡畫家要去積極面對市場,基本還是學術性、研究性的。”

  他分析説,可能雲南的字畫市場沒有經歷炒作和泡沫的“過度商業化”階段,也跟地方文化有關。雲南不是文化大省,藝術家也基本都是體制內單位的,靠工資吃飯,離市場比較遠。體制外的,要完全靠市場盈利的雲南畫家受價格波動的影響大一些。

  市場洗牌:反腐風暴 擠乾水分

  “這幾十年,書畫的價格漲了300倍,但其學術水準的增長,可能還是負數”,陳少峰説。

  他將本次書畫市場的寒冬,與2003年的網際網路泡沫相比,“市場已經負荷不動了,泡沫達到一個頂峰,反腐是刺破市場泡沫的一根針尖。”

  書畫市場的寒冬,與反腐有關,這已經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十余受訪者均對南都記者表示,市場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受中央反腐的影響。

  反腐加速了書畫市場的寒冬,但仍獲得了不少從業者的支援。

  “我支援反腐”,張學武的朋友、北京琉璃廠一名畫廊老闆對南都記者説,他代理的名家作品,價格已大幅下調,“反腐對老百姓是好事,就算我幹不下去了,回老家做點別的,我也支援。”

  多名受訪者稱,當前的書畫市場並無回暖跡象,並預計2015年,字畫市場將持續遇冷。

  “書畫市場還在擠泡沫的階段,泡沫擠空之後,市場盤整,將持續至2017年左右。”陳少峰説,他認為,經營者、投資人、藏家將會受到巨大衝擊。市場將強力洗牌。

  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曾撰文,分析近年的傳統書畫市場。

  他認為,2007年至2009年間,在市場調整與金融風暴的雙重衝擊作用下,中國書畫市場出現了“擊鼓傳花”式的恐慌,禮品市場的份額及主導地位得到強化。2010年後,中國書畫市場回暖,禮品市場、投機市場、投資市場以及收藏市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市場結構出現了多元化趨勢。

  對於藝術市場,反腐風暴造成的衝擊,是不是一個撥亂反正、重塑價值體系的機會?

  “這是中國書畫市場告別權力崇拜的一個契機”,陳少峰認為。他的觀點也得到了陜西省美協某副主席的認可,“反腐把市場的水分擠乾了,藝術家調整心態,重新起步,這是好事”。

  “首先應該確定這(反腐)是一種好現象,過去的送禮洗錢是極不正常的,當真正杜絕送禮洗錢這一塊時,市場自然會向收藏投資轉移,這樣的市場才是真正的市場,所以市場低迷是暫時的”,山東青州的收藏家、畫廊經理人魯清汶稱。

  彩墨畫家韓墨對此並不樂觀。他認為,反腐會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書畫界的價值觀,但是卻不能過於理想化地認為短時間之內有很好的改觀———積重難返,多年的積習,很難指望在短時間內解決。

[責任編輯: 馬迪]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