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透露,國務院已經正式批復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方案,科技部、工信部等四部委正在制定實施細則,並將於近期正式啟動。
也就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即將直補汽車企業之時,萬鋼與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論壇上共同發聲力捧特斯拉的言論,卻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業界人士看法不一。
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在會前更是認為,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內燃車還得有三四十年,電動汽車很難實現“彎道超車”。
銷量與願景相差甚遠
2012年國務院發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簡稱:新能源汽車規劃),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産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累計産銷量超過500萬輛;國家確立並堅持了以純電驅動為核心,以“三縱三橫”(純電動、插電式、燃料電池整車)、電池電極電控為關鍵技術的研發體系,構建了基礎研究,技術標準,示範推廣等支撐平臺,建立了電動汽車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經過多部門的緊密合作,成功組織、開展了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的試點工程。
“到2013年3月,25個示範城市的推廣數量從2012年底的27432輛上升到39800輛,充換電站174座,充電站8000多個,使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面居世界前列,”萬鋼提到,據統計,截止到今年7月底,示範城市的新能源汽車産量已經達到了47800輛。全國大概有6萬多輛,增速明顯加快。市場實踐證明,我國純電動轎車的産品技術性能滿足規模化産業的需求,實現了批量銷售。
記者發現,如萬鋼所説當前新能源汽車産量已達6萬輛,這與《新能源汽車規劃》提到的“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産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的目標相差甚遠,今後兩年時間能否達到“50萬輛”能將是個未知數。
萬鋼張國寶力捧特斯拉
萬鋼認為,面對越來越嚴峻的能源和環境危機,國際上主要汽車生産國和跨國企業全面發力,電動汽車的發展進入了全面提速階段,“近五年來鋰離子電池單體迴圈壽命提高了近一倍,典型産品不斷涌現。截止到2013年4月,日産的純電動轎車LEAF超過了4萬輛,豐田新型的插電池混合動力普銳斯Prius超過了1.5萬輛,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2012年年底上市的特斯拉到今年的7月份銷量已經超過了1.4萬輛。”
隨後,張國寶在演講中用大部分時間提到特斯拉的創始人、特斯拉業績和股價、特斯拉現有産品性能、特斯拉發展計劃、特斯拉行銷方式,這在中國高級官員當中實屬罕見的行為。
以特拉斯發展歷程為例,張國寶提出加快我國純電動汽車産業化發展的建議,結合美國電動汽車發展的經驗,給出5點建議:
一是以“特斯拉從高端車型切入市場”經驗,探索出符合我國國情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模式。
二是汽車行業應集中優勢資源,聯合行業內外的技術力量攻克技術瓶頸。
三是創新商業運作模式,推動上下游産業鏈聯動發展,將電池從整車價格裏扣除出來,由專業化的公司來經營,採取租賃方式等辦法。
四是汽車行業要與能源行業加強合作,推動智慧電網與充電網路的建設,為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提供完善的使用環境。
五是不要放鬆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
業界人士熱議電動汽車前景
隨著萬鋼與張國寶演講結束,論壇現場再次就“特斯拉現象”沸騰起來,雖然兩位高官都未就《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提到的“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産銷量達到50萬輛”目標能否完成表態,但可以看出他們對於電動汽車的前景依然是看好的。
但彼時業界卻有不同聲音。在論壇開幕前的閉門會議上,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內燃車還得有三四十年,這方面我們的工作做得太差。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小虞接受採訪時認為,特斯拉有其獨特性,未來電動車的發展還是需要回歸平民化,特斯拉當前的高端路線不適合中國車企,也不適合中國國情。
就連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也認為,特斯拉在中國很難成為大眾的消費品,目前中國的電動汽車研發水準並不比國外高,汽車在一定時間內還會繼續保持改進和升級,要對此“接地氣”。
曾先後擔任過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高管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純電動車短期內並不能完全替代傳統能源汽車,當前最接近市場量産的新能源汽車應該是混合動力車型,相當長一段時間,混合動力仍將是替代傳統汽車的最佳技術路線。
前吉利集團副總裁、清華大學汽車産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認為,特斯拉技術本身跟國內電動車技術以及全球電動車技術相比,並無明顯的過人之處,當前的成功與其認為是技術的原因,不如歸功於成功的商業模式。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