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多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借助大宗交易、股權轉讓,將所持股份大量甚至全部轉讓。這些集中在中小板、創業板的公司,多數經營壓力較大,實控人減持套現意願較強。而目前私募基金“集資”能力增強,可一次性支付實控人要求的對價,成為重要的接盤方。
在控制上市公司後,私募基金或等待時機注入手中已有的大量項目,給基金管理人以交代,或利用多個賬戶分散建倉隱匿一致行動人關係開始炒殼之旅。
實控人甩賣股權
近期,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續借助大宗交易、股權轉讓,將所持股份大量甚至全部轉讓。
天澤資訊26日晚間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孫伯榮計劃六個月內減持公司12.45%,目前其持有公司33.71%。受讓方若接盤上述股權,將成為天澤資訊的第三大股東。
遠端電纜24日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楊小明正在籌劃轉讓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權及公司控制權變更事宜。
壹橋股份10日公告,實際控制人劉德群及其一致行動人,近日通過大宗交易再次減持3500萬股。至此,劉德群等人在一個月內,已累計減持1.37億股,其一致行動人趙長松,將其所持2100萬股減持到只剩18萬股。
另有吉艾科技、宏磊股份、海立美達、司爾特、天馬股份、英力特等多家上市公司,遭到了控股股東或重要股東清倉式減持或轉讓全部股權。
“清倉式減持大多集中在中小板、創業板。”前投行人士、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黃建中表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對上市公司的情況非常熟悉,清倉式減持説明其對公司前景很不樂觀。
以遠端電纜為例,該公司2013、2014年凈利潤均出現下降,2015年增長29%。但是,公司今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8703.92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8.21%;營業收入為18.9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15.31%。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實控人減持套現的動力很足。”一位長期從事撮合借殼交易的投行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如此介紹。
私募基金大手筆接盤
2016年9月,證監會正式發佈《上市公司重大資産重組管理辦法》規定借殼類重組,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與新進入控股股東的股份都鎖定36個月。
上述投行人士透露,新規出臺之前,原控股股東願意持有部分股票,享受借殼成功後的高溢價,但新規要求36個月的鎖定期,這使得更多控股股東願意一次性清倉,更何況私募基金能夠一下拿出大量資金。
“今年,明顯感覺到私募基金糾集資金的能力在增強。”上述私募基金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説。
根據Wind資訊,2014年底私募基金總規模為2.10萬億元,儘管遭遇A股大幅調整,但仍繼續保持增長勢頭,至2015年底,私募基金行業規模已達5.07萬億元。到2016年,私募基金的規模逐月增加。
統計顯示,1-9月私募基金行業規模分別為5.34萬億元、5.5萬億元、5.7萬億元、6.1萬億元、6.45萬億元、6.83萬億元、7.47萬億元、8.03萬億元、8.57萬億元。
壯大的私募基金成為A股公司的有力接盤方。今年,尤夫股份、深圳惠程、東方鉭業、四川雙馬、天馬股份等控股股東出讓控制權,均引來私募機構等資本大鱷溢價接手。
近期漲幅驚人的四川雙馬接盤方雖為和諧恒源及天津賽克環,但是和諧恒源實際控制人為林棟樑,而且,林棟樑也出現在了天津賽克環的資料欄中。查閱公開資料可知,林棟樑為知名風險投資IDG合夥人之一,IDG資本為知名美元VC基金,主導過一系列知名網際網路公司上市或並購。
上述基金人士介紹,在去年證監會暫停私募基金掛牌新三板後,大量基金也想複製九鼎投資借殼曲線登陸A股的做法。
而這正在推高資金掌控上市平臺的熱情。“2013年我剛開始做投行時,市值18個億元,我都覺得貴,但是到了今年上半年,市值30多億的殼都算是便宜。”上述投行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如此透露。
“炒殼”仍盛行
新規發佈後,市場預期炒殼的熱情消退,但如今批量私募基金通過承接股東的大量股權和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使得這些公司呈現“殼化”特徵,從而為炒殼資金提供標的。顯然,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股權對外轉讓是可以大賺一筆套現走人,但接盤的私募又能否讓公司煥發新生?
“手中掌握的資産均存在退出和變現需求,而上市公司是很好的變現平臺。”業內人士透露,私募基金謀求以一二級市場聯動的方式深度介入投資、獲取超額收益。
不過,今年以來尚未看到私募控制上市公司有大量資産注入的舉措。信中利入主深圳惠程後,曾有機構指出,信中利的體育投資涉及體育傳媒、賽事運營、網際網路健身等大文化、大健康領域,未來有望將旗下優質體育資産注入上市公司,從而逐步實現向體育業務轉型。
但是10月18日,深圳惠程公告稱,擬通過房産仲介公司將北京、南京、長沙、武漢、石家莊、福州、蘭州、長春等地的8套房産予以公開出售。根據初步測算,上述資産預計産生收益約1700萬元,佔公司2015年經審計凈利潤1.28億元的13.25%。
“也有入主上市公司後並購重組不成萌生退意。”上市人士介紹,上市公司殼越做越大,即使將來再賣殼,也可能獲得更大的賣殼收益。
此外,不排除私募入主上市公司後純粹借重組預期推高股價,以此實現退出。
更需注意的是,實際控制人減持以後,雖然實際控制人並沒有變更,但是少數私募基金利用多個賬戶分散建倉,並故意隱匿一致行動人關係。
有報道稱,在知名私募澤熙被調查後,不少代持及馬甲賬戶的細節也陸續浮出水面。例如,近期,在交易所的問詢之下,東方金鈺第二大股東瑞麗金澤的股東之一朱向英已承認其為徐翔代持。此外,昌九生化、莫高股份、博通股份等公司,也曾因舉牌方涉嫌隱瞞一致行動關係被上交所監管問詢。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