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自主汽車品牌成欺詐銷售投訴重災區 與競爭環境有關

2016年08月18日 10:13:34  來源:法治週末
字號:    

  自主汽車品牌成欺詐銷售投訴重災區

  近日,國內領先的缺陷汽車産品資訊收集平臺——車質網發佈了2011年到2016年7月國內汽車行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服務類投訴呈現逐年增多的態勢。

  其中,銷售欺詐成為眾多車主集中投訴的問題。

  自主品牌銷售欺詐投訴最集中

  車質網方面表示,在服務類投訴中,其接收到的銷售欺詐投訴累計達3500余宗,每年銷售欺詐投訴佔據服務類投訴的1/4左右。

  在車質網接收到的銷售欺詐投訴中,問題主要集中在新車不給合格證、銷售翻新車事故車、銷售庫存車、實際配置與宣傳不符等方面,另外還包含個別涉及金融信貸、購置稅等行為。

  車質網研究報告顯示,從2011年至2016年7月,車主投訴自主汽車品牌銷售欺詐數量達1438宗,佔據總數的41%;其次是德係車,收到車主投訴銷售欺詐的數量達532宗,佔據15%。

  車質網方面表示,銷售欺詐投訴的發生時間上,有1005宗銷售欺詐投訴發生在2015年,佔銷售欺詐總投訴量的28%,有24%的銷售欺詐投訴發生在2014年。2014年和2015年的銷售欺詐投訴數量之和佔銷售欺詐總投訴數量的半數以上。

  千訊(北京)資訊諮詢有限公司邢華林在接受法治週末記採訪時表示,服務類投訴逐年增多,這與消費者日益提高的消費意識有關,消費者對汽車品質和服務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消費者對消費欺詐的容忍度也在下降。

  與市場競爭環境有關

  “自主品牌汽車銷量的暴漲是投訴量飆升的主要推動力。”中研普華研究員蔣歡對法治週末記者指出。

  蔣歡指出,近年來,中國自主品牌崛起,雖然未達到2015年規劃目標(自主品牌乘用車國內市場份額超過50%),但自主品牌汽車銷量增速高於合資,2016年上半年市場份額也提高了1.4個百分點,達到了42.9%。

  公開資料顯示,按增長速度來看,許多自主汽車品牌增長均超過乘用車7.3%的水準,長安、奇瑞、廣汽傳祺等增長都超過30%。而江淮汽車增速更是超過75%。按規模來計算,長安、長城等銷量甚至超過合資車企。

  深圳中為智研諮詢有限公司研究員李富凱表示,自主品牌往往以價格優勢來謀求競爭取勝,導致自主品牌汽車利潤降低,進而導致在汽車銷售服務的投入變少,難以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欺詐也自然而然地跟著發生。

  邢華林認為,自主品牌成為了欺詐銷售的重災區,主要是與其銷售、市場競爭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眾所週知,自主品牌汽車在與進口汽車品牌及合資汽車品牌的競爭中,處於較為劣勢的位置。

  “一方面,由於在産品品質和售後服務環節,自主品牌的缺點較多,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消費者的投訴比例上升。另一方面,在汽車銷售競爭越發激烈,新車銷售變得越來越困難的當下,自主品牌銷售商在銷售環節表現出來的不誠信行為有愈演愈烈之勢。”邢華林説。

  對經銷商管理不嚴

  “銷售欺詐佔比高也和汽車廠家對經銷商的管控能力不足有關,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汽車銷售市場,汽車銷售商為實現銷售目標不顧及車主利益的行為愈演愈烈。”蔣歡説。

  對此,蔣歡也認為,購車族日趨年輕化,文化素質相對較高,維權意識較強,汽車資訊透明度越來越高,售後服務備受關注。部分汽車維修網點維修技術不過關,提高多次維修幾率,強制搭售、隱性收費等侵犯車主權益問題層出不窮,導致服務類投訴居高不下。

  李富凱指出,進入2010年,我國汽車爆髮式增長,汽車銷售規模不斷擴大,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的位置。為搶佔市場份額拓展銷售渠道,下游經銷商規模也不斷擴大,而銷售管理水準卻沒有跟上。生産與銷售管理水準都發展不足,導致2014年和2015年的銷售欺詐投訴量佔銷售欺詐投訴總量半數以上。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車主維權方式有汽車重換、私下協議、315維權、媒體曝光、網際網路投訴和仲裁。

  “維權的難點首先是法律法規等配套政策環境與汽車商業發展不匹配,略滯後。汽車‘三包’法案對欺詐行為並沒有過多的解釋和處罰細則。另外,維權鑒定比較難。自行鑒定需要廠家書面同意,而國內具備鑒定資質企業僅幾家,專家庫資訊、鑒定費用不透明;車主維權需要花費高昂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如檢測費、鑒定費、關鍵內容往返確定,維權時間斷則1-2個月,長則一年半載。此外,退車難。退換車需要廠家對車輛進行判定,這其中難以保證廠家不故意拖延或欺瞞車輛符合退車條件。”蔣歡説。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