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今天,一則《我國反壟斷開出史上最大罰單》的消息一經發佈,讓很多人駐足瞠目。12家日本企業被罰12.35億元,這樣的驚人數目創下了我國反壟斷法頒布以來的最大罰單。這些日本汽車配件企業如何操縱價格,壟斷市場?
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調查顯示,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日立、電裝、愛三等八家日本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為減少競爭,互相協商價格,多次達成訂單報價協議並予實施。而不二越、精工等四家軸承生産企業同樣利用這種手段,討論亞洲地區及中國市場的軸承漲價方針、漲價時機和幅度,交流漲價實施情況。這種方式被定義為橫向壟斷行為。發改委反壟斷局二處處長吳冬美回憶,為調查這十二家企業長達十年的壟斷交易,他們調閱了大量資料,最終獲得證據。
吳冬美:他們在全球可能涉及到20多種零部件,涉及的(汽車)企業也特別多,我們曾經拿到了一份郵件就是明確寫,你公司上次對我們進行了訪問,這次我們來回訪,回訪的議題就是一,關於市場佔有率要達成一致,二這個現在的價格和未來的漲價方式都要確定一致,第三,還有一些産銷量問題等敏感資訊,這些協商都是違反了中國反壟斷法規定的。
發改委反壟斷局副局長盧延純表示,本來應該處於市場競地位的企業,反而走到一起,串謀漲價。
盧延純:當具有競爭關係的經營者開始一起操縱價格,開始是影響到了汽車零部件的價格,那必然是會導致汽車價格高企,這肯定是要影響消費者的利益的。
由於涉案企業多次達成並實施價格壟斷協議,違法行為持續時間超過10年。為此,發改委對上述企業處於2013年銷售額4%到8%不等的罰金。盧延純表示,這有利於恢復正常的市場秩序。
盧延純:我們對這種行為進行反壟斷調查,就是要恢復市場上正常競爭的局面,從而可以維護汽車經銷商一直到消費者的利益。
在發改委對日本十二家汽車零部件企業作出反壟斷處罰決定後,涉事企業如何回應?12家日本企業被罰對汽車市場是否已産生了影響?未來市場還會有什麼變化?
電裝是日本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這次受到1.5056億元的罰款。對此,電裝集團今天在其官網上發佈消息稱,將在全力配合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同時,迅速制定改善措施,今後,電裝集團將更加嚴格的遵守反壟斷法,實施更加細緻的守法檢查措施。日本精工則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正在配合中國發改委就汽車軸承業務的調查,如果罰款對接下來的企業盈利造成任何影響,將進一步作出披露。目前,部分涉及到上述零部件企業的車企已經開始調整零部件銷售價格,部分車企經銷商已經按新價格進行銷售。
對於市場中一些認為“此次反壟斷調查可能對後續汽車市場産生影響”的説法,中汽協秘書長董揚認為,反壟斷調查是正常行為,目前還沒有跡象會對汽車生産産生太大影響。
事實上,這還只是發改委主導的本輪汽車反壟斷調查的第一張罰單。調查顯示,除了上述壟斷方式,在我國汽車市場內,還存在車企主導的一種壟斷模式。這些在市場上佔有支配地位的車企,往往會建立起自己控制的配件、物流系統,不少汽車配件企業無法自由行銷。發改委反壟斷局二處處長徐新宇表示,這種縱向壟斷將是下一階段反壟斷的重點。
徐新宇:上游的車企可以説對配件有一個嚴厲的控制,這種4S店的行銷模式導致我們的配件都不能自由的流通,它的價格,産銷區域也都是被嚴格控制的,對於這種壟斷行為,我們也會是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記者滿朝旭 杜希萌)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