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天中國汽車圈熱鬧非凡。一方面,反壟斷調查進入又邁了實質性的一步,有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人員查訪了賓士上海辦事處,辦事處內多名賓士高管被約談,多台電腦被檢查。路透社最新消息稱,戴姆勒相關發言人已經承認了該公司上海辦事處遭到了反壟斷調查組的“造訪”。“我們的確正在協助當局進行調查,”戴姆勒發言人Senok Bayrak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
另一方面,自主品牌陣營也曝出猛料。根據《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報道,長城汽車有關負責人表示,自主品牌內部競爭無序,相互之間豢養寫手抹黑,這甚至成為了“行業特色”。此言一齣,輿論譁然,長城汽車“有關負責人”的一席話似乎解釋了自主品牌競爭背後的黑幕。
在震驚之餘,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長城汽車“相關負責人”談論這席話的背景。根據報道,近日,長城汽車發佈6月份産銷快報顯示,6月共實現銷量48533輛,同比下降15%;除了哈弗H6外,其他車型的銷量均出現明顯下滑。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乘用車市場整體實現了14.8%的快速增長,而長城乘用車累計銷量則為28.23萬輛,同比下滑6%。2014年上半年,長城汽車市值相比最高峰時蒸發超過700億元。
而《中國經濟週刊》的記者就長城汽車的上述産銷狀況進行採訪時,長城相關負責人在回答業績下滑之餘,一語揭開了自主品牌間惡意競爭的“蓋子”。
其實這樣表述的,“現在不但沒有分享與合作,有些車企還槍打出頭鳥,誰做得好,就抹黑誰;有些品牌,專門養了一幫黑手對其他品牌進行攻擊。這甚至成為行業特色。對此,長城深惡痛絕。”儘管其並沒有直接點名受到抹黑的對象,但眾所週知,長城企業一直以來都是自主品牌陣營中無可爭議的“標桿企業”,所以某些車企既然“搶打出頭鳥”,那麼自然對象直接是長城這個“出頭鳥”了。
不少的媒體基於上述的推理,將標題直接定為《長城汽車指責同行抹黑:專門養幫黑手進行攻擊》也就不足為奇了,但隨即一個大大的問號是,究竟是誰在抹黑長城?
既然長城汽車相關負責人在談到“抹黑論”時,將抹黑者直接局限在自主品牌陣營,那麼同屬自主品牌的吉利、奇瑞、比亞迪自然成為了重要“嫌疑對象”,抹黑者是出自這三個自主選手嗎?
力推旗下SUV戰略車型GX7的吉利似乎有“理由”抹黑長城,但要知道,在孫曉東的主導下,在一個吉利的目標指引下,吉利正在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品牌變革期,原本三個各自獨立的品牌要統一歸攏到一個旗幟下,對於吉利而言,剛剛過去6個月的2014年無疑是“傷筋動骨”的一年,就連一向內心強大的孫曉東在吉利帝豪的上市發佈會上,也心有餘悸的表示渠道整合所帶來的痛苦是前所未有的,“過程很痛苦”。
“多少有些自顧不暇”的吉利和孫曉東都在集中精力回到正軌,似乎並沒有足夠的閒情逸致去抹黑其他競爭對手,另一個理由在於,作為出身上海通用的行銷幹將,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孫曉東根本“不屑”通過抹黑對手這樣的“低級”行銷手段。
不屑用這樣低級手段的或許還有奇瑞的黃華瓊,作為奇瑞行銷負責一把手,行銷公司總經理黃華瓊同樣出身通用係,而目前也同樣經歷戰略轉型陣痛的奇瑞將目光定在了産品結構梳理和調整經銷商佈局上,從2013年開始,隨著艾瑞澤7等車型的上市,奇瑞的單車價格已經從5萬元左右增長到了8萬元,而一級經銷商更是大幅削減了90家左右,這一系列大刀闊斧地革新令奇瑞的銷量止跌回暖。
但黃華瓊肩上的擔子並沒有輕鬆多少。大規模的經銷商退網表明瞭渠道改革並非能一步到位,而其所期盼的品牌高端化工程依然步履蹣跚,遠沒有喜笑顏開的時刻,所以相信此刻的黃華瓊沒有多少心情去豢養一些寫手去攻擊競爭對手。
刨除掉吉利和奇瑞,比亞迪就是長城相關負責人所指出的幕後黑手嗎?但看看比亞迪和王傳福,他們確實“很忙”。就在不久之前,比亞迪發佈公告稱,比亞迪與廣汽集團將共同出資設立廣州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億元人民幣,而7月份,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比亞迪將投資2億巴西雷亞爾(約合人民幣5.6億元)在巴西投資建廠。這將是比亞迪在拉丁美洲的第一座工廠。年電動公交車最大産能達到4000輛。
王傳福這盤新能源的棋顯然越下越大,而其銷量和股價也是一路飆升。近日,比亞迪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雲飛在微博上公佈比亞迪的銷量數據,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售出6748輛,加上數千輛的電動大巴,上半年的新能源車銷量已經過萬,全年銷量突破2萬輛不在話下。比亞迪7月22日股價大幅上漲5.58%,收于48.60元。
剛剛嘗到新能源“甜頭”的王傳福,會情願出錢出人去抹黑在新能源方面不可同日而語的長城?答案相信是否定的。
基於以上理由,在長城汽車眾多小夥伴都各自“很忙”的狀態之下,我們相信很難有哪家車企願意花些小錢專門為抹黑長城招募一些寫手,畢竟抹黑長城並不一定能帶來自身銷量的提升,這樣“損人不利己”的醜聞在自主品牌已經“十連陰”的不利局面下已經愈發沒有了市場。我們不禁要問,這些已經被合資品牌“逼到墻角”的自主品牌,誰還會有閒情逸致去對身邊的人落井下石?
毋庸置疑,現在自主品牌競爭環境惡化已為業內共識,但正如俞敏洪所説的那樣,“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在業績下滑面前,期望魏建軍和長城汽車能夠多一點自信,畢竟能夠得到對手的抹黑,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不妨看看小米和雷軍是如何應對的。在眾多對手蜂擁而至的抹黑聲中,7月29日,小米4依然取得了37秒首輪30部手機售罄的成績,而小米也用這樣的方式“沉默”地回應了對手的抹黑行徑,這難道不值得魏建軍和長城思考的嗎?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