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4月1日,46家已經發佈2013年年報的汽車製造業上市公司期末的存貨金額共計860.5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加了近104億元。其中,上汽集團以309億元的存貨金額高居“榜首”,同比增加60億元,公司計提16億元跌價準備。
也就是説,46家企業同比增加的104億元存貨當中,上汽集團佔了一半。“這會增加企業的財務費用,汽車行業是一個對資金鏈要求很高的行業,産成品壓在庫裏賣不出去,財務費用增加的同時,管理費用也會增加,廠商需要安排額外的人員去管理這部分庫存。”有不願具名國內一家汽車廠商證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他強調,汽車行業受週邊環境影響非常大,雖然2013年整體經濟大環境疲軟,但是汽車整體發展還是不錯的。然而,每年汽車廠商都要擴充産能,“但新增的加上原有的産能都需要釋放,需要市場來消化,若市場不能很好消化,庫存自然就上來了,不好賣的車型壓庫的可能性更大。”
上汽309億元存貨最高
Wind數據統計,在已經發佈2013年年度報告的46家公司中,包括整車企業以及零部件企業,46家公司期末的存貨金額共計860.5億元。與此同時,上述同樣的46家企業2012年的存貨金額共計756.6億元,顯然,2013年增加了近104億元。
其中,包括乘用車、商用車在內的15家整車企業2013年期末存貨金額高達612.5億元,去年同期該金額為528.6億元,同比增加近84億元。上述15家整車企業分別為上汽集團、比亞迪、中國重汽、長城汽車、一汽轎車、廣汽集團、東風汽車、江鈴汽車、金龍汽車、宇通客車、江淮汽車、海馬汽車、金盃汽車以及安凱客車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已經發佈年報的46家公司同比增加的104億元存貨當中,84億元來自於整車企業,可見,整車企業2013年存貨明顯增多。
其中,尤以上汽集團期末存貨金額最高,為309億元,與2012年的250億元相比,足足增加近60億元。無論是在整車企業中還是所有包括零部件、整車在內的汽車製造業中,目前為止,上汽集團的存貨金額都是最高的。與上汽集團相比,其他企業的存貨金額均低於100億元,明顯與其不在一個“檔次”。
比亞迪緊隨其後,以82億元的期末存貨金額位列第二名,比2012年的73億元增加9億元。與2012年相比,包括上汽集團、比亞迪、中國重汽、長城汽車、一汽轎車、廣汽集團等在內的12家整車企業,2013年期末存貨均不同程度有所增加。
“存貨與所處行業有關,汽車行業存貨金額多除了與行業大環境有關之外,與自身管理、銷售問題分不開。去年整個汽車行業形勢還是非常不錯的,也不排除廠商看好市場增加了産量,不過,庫存增加會加大企業銷售的壓力,增加了財務費用以及管理費用,對後續發展會帶來一定風險。”一位不願具名的保薦代表人告訴記者。
僅東風汽車和金龍汽車2013年存貨同比有所下降。東風汽車存貨金額由2012年期末的25億元減少到2013年期末的17億元,減少了8億元。
針對上述問題,3月31日,記者致電上汽集團以及比亞迪董秘辦公室電話,均無人接聽。
上汽計提16億元跌價準備
記者翻閱上汽集團2013年年度報告,在存貨明細裏,産成品、原材料以及在産品是構成上汽集團存貨的三個主要方面。其中,産成品佔比最高,金額達到279億元,提取的跌價準備金額為9億元,計提比例為3.14%。原材料的金額遠遠低於産成品,約為36億元,計提的跌價準備反而高達6.6億元,計提比例為18.16%。
“存貨多計提的跌價準備肯定多,計提越多證明跌價越厲害,肯定會對公司的業績造成影響。”上述保薦代表人表示。
統計發現,不少公司在“原材料”一項中,計提的跌價準備金比例均較高。其中,海馬汽車原材料存貨金額為2.5億元,計提的跌價準備金額為6432萬元,計提比例達到了25.32%。
“廠商看好這個市場認為市場有需求,才會大量備貨,然而産能的釋放、市場的增加需要一個過程。再加上本來現在轎車降價的速度已經很快,而且原材料價格也在下滑,所以計提的庫存跌價準備比例自然就比較高了。”上述不願具名汽車廠商證券部人士表示。
在“産成品”一項中,東風汽車庫存商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比例最高,為10.12%。江鈴汽車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比例為0.4%,一汽轎車存貨中庫存商品一項為15億元,計提的跌價準備比例為2.45%。比亞迪庫存商品為23億元,計提跌價準備比例為4.25%,均遠遠低於東風汽車。
在所有的公司存貨明細中,廣汽集團存貨中“在産品”一項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比例最高,為27.21%。在已經發佈年報的汽車製造業企業存貨明細中,該計提比例是最高的。
“很多汽車廠商針對‘在産品’其實都是零計提的,像廣汽集團計提這麼高的比例很少見。”上述證券部人士反問,“難道公司對自己的産品沒有信心?”(記者 胡仁芳)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