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2月26日發佈第1批第1期《北京市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産企業及産品目錄》,納入5家企業和2款産品。而在同日進行的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搖號當中,由於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數為1428個,小于當期指標配額1666個,因此本期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無需搖號,直接配置。這意味著北京申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的消費者已經可以在北汽E150、比亞迪E6兩款進入目錄的純電動汽車中進行選購。
值得關注的消息還有北京在今年將首次大規模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目前已完成城區100個公用快充網點選址,近期將陸續啟動建設,2014年內將完成1000個公用快充樁佈局建設,覆蓋中心城區和近郊。為進一步緩解新能源汽車使用者的“里程焦慮”問題,北京市將在中心城區打造服務半徑平均為5公里的充電圈,逐步建成公用領域充電設施網路服務體系。與自用充電樁主要採取交流慢充不同,公用充電樁主要採用直流快充模式,半小時充電就能支撐普通新能源汽車續航100公里。這意味著北京新能源汽車面向私人消費的步伐加快,新能源私家車將進入“磨合期”。
記者觀察發現,雖然“指標障礙”和“産品障礙”已經部分消除,然而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並非一帆風順,仍然可能面臨一些細節上的阻礙。例如,此前一些廠家在北京展開純電動汽車試運作時,一些想申請安裝充電樁或高壓墻盒的試用者遭到小區物業的拒絕。雖然新能源汽車生産企業與電網公司都對純電動汽車發展大力支援,但小區物業控制的“最後一公里”瓶頸卻阻礙了充電樁設置。對此,城市管理部門應當統一規劃,避免小區物業因為推卸責任成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攔路虎”。
據悉,北京市將於近期發佈管理細則,進一步明確新能源小客車自用充電設施的充電條件確認、技術規範、電價、設施建設和用電報裝流程。消費者自用充電設施將按“一車一樁”“樁隨車走”的原則,由新能源小客車生産企業或其委託機構(4S店)負責“全過程組織管理”,包括組織使用者進行充電條件確認、設施建設等,並納入其售後服務體系;流程上,要求從用戶報裝到驗收接電全過程在22個工作日(一個月)內完成。這將有助於充電樁順利進入消費者居住的小區。
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另外一個“磨合”是保險。對於上目錄的可選購純電動汽車,保險行業應當與汽車生産企業溝通,制定適當的車險費率,既要按照國家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戰略方向適當優惠,又要結合純電動汽車的技術特點、理賠特點合理測算。
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還需要地方政府部門嚴格落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技術路線。例如,規劃明確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産業化。然而地方政府部門如果僅僅對純電動汽車予以補貼,會對規劃技術路線確定的産業化方向造成干擾,也會影響消費者購買續航里程更高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近期持續的霧霾再次讓人們聚焦大城市機動車污染問題。對此,汽車産業要變壓力為動力,加速新能源汽車産業化的步伐,讓消費者能夠選擇更多高品質的新能源汽車産品。
(記者 南辰)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