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阿斯頓馬丁否認指責科翔 承認供應鏈管理需提高

2014-02-14 08:59 來源:國際商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阿斯頓·馬丁一則召回事件,由於涉及中國一家小型供應商,在華引起輿論“千層浪”。雖然公司澄清並未指責該供應商,但其不嚴謹的供應鏈管理仍難辭其咎。

  2月11日,阿斯頓·馬丁負責中國區業務的阿斯頓·馬丁拉共達(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發佈聲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召回管理程式,阿斯頓·馬丁中國將召回中國地區總計1094台油門踏板可能存在缺陷的車輛。

  但2月6日,因油門踏板問題引發海外召回所受的媒體質疑重點並不是中國區當時為什麼不在召回之列,而是阿斯頓·馬丁將問題責任指向了中國深圳一家名為科翔的模具製造公司(下稱“科翔”)。

  不過阿斯頓·馬丁方面在近日給予本報的回復中明確表示,在公司全球的召回公告中,並沒有文字將責任指向科翔,責備科翔在模制油門踏板臂(科翔負責的部件業務)時有意使用假冒材料的説法也是錯誤的。

  否認本身對科翔有指責

  今年2月6日淩晨,阿斯頓·馬丁宣佈將召回2007年11月以來生産的大部分跑車,總計17590輛,影響到這一時期生産的全部跑車的大約75%。召回原因是車輛油門踏板臂可能斷裂,從而增加撞車風險。

  在阿斯頓·馬丁向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的公函表示,負責塑造油門踏板臂的科翔使用本地一家公司提供的假冒DuPont材料製造。“這消息被海外媒體報道,中國媒體以此翻譯過來,才出現了阿斯頓·馬丁將責任推向中國零部件供應商的誤解。”阿斯頓·馬丁有關公關負責人對本報表示,因為向美國有關機構提交的公函中必須寫明問題來源,才牽出科翔,而在召回公告中並沒有文字將責任指向科翔。

  同時在阿斯頓·馬丁給予本報的回復中澄清,此次召回的車輛並不是所有都因為油門踏板臂是用假冒材料製造的,只有極小一部分的油門踏板臂有缺陷,有22個零件是不合要求的;2013年10月4日到2013年12月31日之間製造的765輛車上的油門踏板臂使用了假冒DuPont材料製造。

  其餘車輛召回只是為了以防萬一,因為部分踏板臂可能由非指定材料所製造或其他生産性的錯誤。通過召回所有這些車,阿斯頓·馬丁可以確保任何可能存有潛在瑕疵的車輛都可以換一個全新的部件。不過對於為什麼選擇2007年11月為召回起點,自本報截稿時,阿斯頓·馬丁並沒有回復。

  承認供應鏈管理需提高

  據了解,此次召回事件當事方之一的科翔並沒有與阿斯頓·馬丁存在直接合同關係,在零部件層層分包的體制下,該公司屬於阿斯頓·馬丁的三級供應商,並且所負責的油門踏板模制工作在2013年4月才剛開始中。

  對於問題原因,阿斯頓·馬丁認為科翔是誠實地去購買所要求的真的DuPont材料,但在與有關供應商及DuPont合作後,確認了塑膠原料是假冒的,並且追溯其源頭是一家當地的批發商。不過阿斯頓·馬丁也不確認提供該假冒材料的當地批發商是否知道他們所提供材料的真假。

  但在記者截稿時,科翔內部負責人只對本報記者表示“並不確認有關關係,對此需要進行調查。”對此,一位零部件業內專家對本報表示,零部件,尤其是模具存在層層分包是十分普遍的,有時低級別的分包商並不知道其製造的産品的最終買家是誰,如果量再小,供應商就更不會在意為誰代工。

  不過即便科翔並不知情,那阿斯頓·馬丁本身也應該明確部件來源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本報同期採訪的保時捷等超級豪華跑車品牌,他們對供應鏈體系管理都十分嚴謹,對零部件都會進行不定期,分批次進行檢查,哪怕是長時間合作的供應商,以確保産品品質。

  在阿斯頓·馬丁的回復中也明確寫到,“對零部件審批程式確保了每個部件的設計穩定性,以及每個供應商在製造過程中的能力和品質保證體系,確保他們能夠交付品質合格的零部件。”

  而對一級供應商,都嚴格執行完備的風險管理流程,包括對這些供應商進行財務、合同、運營和戰略等方面的不同考核及測評,一級供應商則對其下級供應商執行他們各自的風險管理流程。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仍出現假冒塑膠原料的應用,那麼可以看出阿斯頓·馬丁對這條供應鏈的管理在合作初期就存在疏漏。對此阿斯頓·馬丁採購總監GaryArcher在給本報的回復中也承認自身需要強化相關手段,以便了解更多涉及汽車生産關鍵領域的下級供應鏈的情況。(岳偉)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