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進口車“暴利”、“壟斷”的話題在主流媒體上著實鬧騰了一陣,如今沒見到有關政府部門拿出什麼相應的手段來,主流媒體對此也黑不提白不提了。但小季和老邊沒忘了這回事。
小季:接著上次的問題,憑什麼在中國一個汽車品牌只能有一家總代理,這不是壟斷嗎?讓他一家控制價格和服務,對消費者明顯不利。
老邊:你先回答一個問題。憑什麼河北雙環就不準生産賓士車?讓德國戴姆勒-賓士一家控制賓士車的生産,這不是壟斷嗎?這對消費者明顯不利。對不對?
小季:您這不是噁心我嗎?這個問題應該讓央視來回答。我關心的是,這種汽車品牌單一渠道的銷售和服務對消費者有什麼好處,“平行進口”、多一個渠道,對消費者有沒有壞處?
老邊:打個比方,你從一個非授權經銷商那裏買了一輛進口捷豹,的確比4S店便宜很多,但沒過多久發動機就出毛病了,原因是這款車是從中東一家經銷商那裏“串貨”串來的水貨,是一款根據中東的氣候、路況、油品和相關法規開發的中東版車型,沒有經過中國有關部門的“3C認證”,所以水土不服。你找這家經銷商,折騰了幾回,就是修不好,你要求退貨,一直拖著,直到有一天發現人家撤了,關門失蹤了,你也就傻眼了。
小季:那可以找捷豹授權的4S店修車或退換,很多著名品牌都是全球聯保的。
老邊:你都不看看剛剛實施的汽車三包法規。那裏面第一章第四條説了:本規定所稱三包責任由銷售者依法承擔。賣給你捷豹的那家經銷商跑了,人家捷豹的4S店憑什麼要承擔責任?
再説汽車全球聯保,寶馬去年就停止了,在中國也就剩下賓士一家了,而且賓士的全球聯保與三包也不掛鉤。
小季:那為什麼歐洲國家允許汽車“平行進口”、多渠道經銷?
老邊:我又該説這叫傻子了。你應該把人家的相關法規和監督、執行機制,消費者維權情況,以及商家的信譽等等,與我們這裡做一個對比,之後再談該不該開放“平行進口”。換句話説,在歐洲,經銷商要是賴賬、逃跑,可就麻煩大了;而我們這裡,那可是輕而易舉的,消費者可就麻煩大了。
小季:有專家説,在中國,家電可以進大賣場,多渠道經營,為什麼汽車不可以?
老邊:這跟為什麼不能在菜攤上賣海爾彩電是一個道理,因為産品的技術含量不同,價值不同,買賣雙方的成本和責任的大小不同。一輛汽車除了複雜的動力、底盤系統和車身外,還要把彩電、冰箱、電腦、空調等電器聚合在自己身上,帶著你不管春夏秋冬繞世界跑,出了問題就可能要命,也可能顛覆一個苦心經營多年的品牌,它和一台彩電的關係就像彩電與白菜的關係一樣。
小季:但不管怎麼説,非授權經銷商賣的水貨就是比4S店便宜,貨色其實也差不多。
老邊:你知道總代理為一款新車進口做“3C認證”要花多少錢嗎?200萬元以上,車型越豪華,認證成本越高。碰撞測試就要廢了3輛車,碰一輛賓利按排量和車型不同,少則400多萬元,多則900多萬元。你知道一個豪華車品牌總代理每年行銷、政府公關、媒體公關、社會責任項目的費用是多少個億嗎?你知道一個産品召回,廠家和總代理要花多少錢嗎?你知道總代理、授權經銷商和非授權經銷商相比,要繳納多少種類的稅費嗎?你知道授權經銷商和非授權的硬體投入、人員培訓等等要花多少錢,銷售和售後服務水準有多大差別嗎?你把這些都搞清楚、算清楚了,也就知道非授權經銷商的水貨為什麼便宜了。
小季:您不能一桿子打翻一船人。我認識一些非授權經銷商,硬體、軟體都很先進,主要技術、維修人員也是從4S店招來的,可以同時做幾個品牌的汽車,很專業,信譽也不錯,而且成本低。
老邊:你説的不錯,但有幾個問題。一個是這樣的經銷商在非授權經銷商中有幾個?消費者怎麼判斷誰好、誰賴?品牌總代理授權的4S店也有好賴之分,消費者倒楣碰上賴的,糾紛解決不了,還有總代理和廠家兜著,可是到了非授權經銷商那裏,可就沒譜了。
還有,一些非授權經銷商的設備的確不錯,不少技術維修人員也的確是從4S店挖來的,但現在的汽車技術日新月異,各品牌都有自己的訣竅,車輛維修需要的硬體設備有所不同,軟體需要不斷升級,技術維修人員需要由總代理和廠家來不斷進行專業培訓,非授權經銷商跟得上嗎?我認識一位高端品牌4S店的工程師,他説,以前在一個中檔品牌店裏做,産品技術變化不多,比較輕鬆,而現在幹得很累,動不動就出來一個新技術,你就必須要跟上,否則,就無法解決用戶的産品問題。商務部實施《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要求汽車廠商實行國際通行的汽車品牌授權經營模式,在中國設立獨家總經銷,授權經銷商進行該品牌的銷售服務,保障消費者利益,這就是一個根本原因。
小季:但獨家總代理,聽上去就跟壟斷有關。
老邊:這完完全全是偷換概念。品牌是一個體系,大體上由廠家、産品、總代理和經銷商組成,從生産到流通各個環節都有這個品牌自己的一套標準和規矩,為的是最大限度地贏得客戶,同時使自己盈利。在一個品牌體系內反壟斷,干涉人家的內政,非要這個品牌多渠道經營,根本就是找錯了對象。什麼是壟斷?一個超級經銷商,把中國市場上所有汽車品牌都捏在自己手裏,給不同的品牌定價、定服務標準,或者它與另一個超級經銷商達成相關的默契,這才稱得上是壟斷。實際上,在中國競爭的汽車品牌有上百個,它們之中有誰達成過價格默契而且加起來的市場份額能佔到半數以上?
小季:聽您一説好像問題挺簡單的,那為什麼一些專家總是説汽車品牌總代理制的壟斷問題?這事好像鬧了好幾年了,也沒鬧出個名堂。
老邊:那些專家?我看主要就是汽車流通協會的幾個人。這個協會代表誰的利益?當然是經銷商的利益,而且在所謂“獨家壟斷授權”問題上主要代表的是非授權經銷商的利益,與授權經銷商也是有衝突的。有的協會理事自己就是非授權經銷商。但他們面對媒體時,就喜歡拿消費者利益説事,其實他們的目的往往與消費者不搭界,不過是拉大旗作虎皮,而媒體一聽到這個就亢奮得頭暈目眩,如果不是背後有什麼交易的話。你可要看長眼,少跟著瞎起鬨!(何侖)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