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市場競爭加劇渠道間搶客嚴重
近日,上市險企中期業績陸續披露完畢,各家公司財險業務維持了較快增長,但是其綜合成本率均出現了2%~3%的上升。中金公司分析人士表示,財險業務中的非車險業務超出預期的業績掩蓋了財險公司承保業績顯著惡化的事實和將繼續惡化的趨勢。“車險業務承保利潤下滑、綜合成本率上升或將對各財産險公司下半年的經營形成不小壓力。”
文/記者周慧
車險市場亂象
亂象一: 車企內部渠道間相互搶客
“我的車險馬上就要到期了,最近被各家保險公司的續保電話騷擾。”市民陸小姐告訴記者,“車險在9月底到期,至少有5家保險公司的銷售人員給我打過電話,主動要幫我續保。光同一家保險公司的就有5個人給我打電話,而且都説自己是總部直銷,5個人報出5種不同的車險價格,讓我很是迷茫。”
業內人士表示,“車險市場低迷,競爭日趨白熱化,不僅各家公司之間相互搶客,就算同一家公司不同業務渠道也在搶食客戶資源,一些業務員會返現或者送小禮品給客戶,由此直接導致的就是節節攀升的綜合成本率以及貢獻率較低的承保利潤。”
隨著車險市場競爭加劇,不少財險公司紛紛發展新渠道,例如電銷、網銷等,另一方面,車險下面還紛紛設有代理渠道、車商渠道,利用車行或者代理機構出單以爭取更多的業務。但多渠道齊頭並進並沒有開拓出更大的業務市場,反而是渠道內“暗自較勁”,相互搶客。
陸小姐告訴記者,“去到保險公司我才發現,自稱是總部直銷的5個業務員裏面有3個是保險公司代理渠道的業務員,這3個人還分屬於不同的代理渠道團隊。”
亂象二:贈送禮品不實用還增加成本
昨日,記者在電話諮詢車險銷售人員後了解到,在電銷或者代理渠道購買車險還會獲得例如移動充電器、洗車券、頭枕等小禮物。
“這些小禮物對我們來説一點也不實用。”市民薛先生告訴記者,去年他就收到了某家險企贈送的五張洗車券,可以到指定的車行洗車,“但去年我一次洗車服務都沒用上,因為每次去到那家車行洗車,都會看到長長的車龍排隊等待,我只好掉頭就走。”車主黎小姐告訴記者,自己買了車險後收到了保險公司送的給車胎打氣的一個小裝備,“不過就算有了這個我也不敢自己給輪胎加氣,萬一沒加好,換個胎可要花上我幾千塊錢。”
業內人士表示,“儘管這些所謂的小贈品成本不高,但也給險企本身增加了成本開支。”看似華而不實的小禮物贈送給車主,一來車主不滿意,二來增加了險企自身的成本,兩邊都“費力不討好”。
業內觀點
險企“規模至上”盲目擴展新渠道
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市險企財險綜合成本率普漲。中國太保財産保險綜合成本率為97.7%,同比上升3.5個百分點。平安産險的綜合成本率為95.5%,同比增長2.4個百分點。人保財險的綜合成本率為93.6%,太平財險的綜合成本率為99.5%,同比分別提升1.2和1.5個百分點。而車險業務的綜合成本率更高,其中太平洋産險上半年車險綜合成本率已達99.8%,接近盈虧臨界點。
業內人士表示,“上半年財險公司綜合成本率平均上漲約兩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行業競爭激烈,導致銷售成本上升,以及電銷渠道佔比上升後,儘管有利於降低費用率,但會導致賠付率上升。”安信證券研究分析指出,綜合成本率上行部分對衝了保費收入的增長,此外由於財險投資收益同比增長了96%,因此財險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也出現上漲。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指出,財險承保業績超預期主要由於非車險業務表現突出,以此掩蓋了財險公司承保業績顯著惡化的事實。
“規模至上成為不少險企的驅動導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效益及規模保費的驅動下,有企業不在乎盈虧,盲目追求市場份額。“險企一方面積極發展新渠道業務,新興渠道保費佔比不斷提升,但車險折扣率也隨之加大,車險的賠付率出現上升。另一方面保險公司也將業務放手給更多的保險代理仲介來操作,在以客戶資源為導向的車險市場,保險公司不得不向仲介代理渠道支付更高的手續費用,保費規模出現了大幅提升,但是以此換來賠付率的激增和業務品質的下滑,讓財産險公司在承保盈利方面將面臨巨大壓力。”
小貼士:綜合成本率是被業界認為直接衡量財險業盈利強弱的主要標準,綜合成本率居高不下是整個車險業難見盈利的關鍵原因。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