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城底特律負債180億美元申請破產!這應該是上周全球汽車業最大的新聞了。
曾經的全球汽車聖殿,想不到經歷了2009年美國通用和克萊斯勒破產,福特離破產只有半步之遙的劇痛之後,三大美國汽車公司總部所在地的底特律,最終還是落得個如此下場。其實有關底特律這座汽車城的蕭條景況,近幾年來國內外眾多媒體都有不少的新聞報道,其中極具戲劇性的一幕,就是幾個月前國內媒體廣泛報道,用一塊錢美元就能夠在底特律城買一套別墅的事了。
上周國內還有一條關注度不大,但與知名的汽車自主品牌比亞迪有關的新聞,大概內容是說比亞迪正在搶奪富士康代工生產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訂單。看到這則新聞的初期,筆者開始是打心眼里瞧不起比亞迪。不是說比亞迪的電動車已經做得風生水起,為何還要打業績已經是虧損的富士康主意,在“乞丐碗”里搶吃,電子產品代工生產能比得上汽車制造的錢好賺嗎?!
說到當今中國經濟紅到發紫的行業,房地產業可以說是當仁不讓排第一位。按理說地產公司的老板們手上捧著這只還在不斷下金蛋的雞,只要一門心思發大來做就可以了,但事實上卻不是這麼一回事。以廣東地區知名房地產商恆大、富力、合生和星河灣等為例,幾年前當他們賺到盆滿缽滿的時候,已經開始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將經營的觸角伸向了娛樂、體育、酒店、食品、養生等非房地產行業。
雖然中國市場的汽車銷量,早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但中國的汽車人都明白,中國只是汽車大國而不是汽車強國。雖然中國的汽車銷售市場還有一段很長時間的黃金期,大多數主流的汽車制造商也早已經賺取了第一桶金,但也有如奇瑞這一類知名的汽車公司還在過著艱難的日子。底特律申請破產事件可以說是再一次給中國汽車人拉響了警報,當你活在蜜桶里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雞蛋不能永遠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是商界永恆的生存法則。比亞迪搶奪富士康電子產品代工生產訂單的做法,只不過是商界弱肉強食的生存之道,在經濟領域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如果有其他中國的汽車制造商碰到這種商機,也應該毫不猶豫地出手。(黃斯)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