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3日電 4月10日,據央視7套《聚焦三農》報道,浙江省一位村民老何養了一千多只鴨子,每天收穫80多斤鴨蛋。結果卻有1000多斤鴨蛋賣不出去!
在央視記者幫助下,老何用手機在一畝田電商平臺上發佈了供應資訊,很快,他接到了來自上海和杭州的客戶的採購諮詢。最新消息是,在節目播出前,老何賣掉了全部滯銷鴨蛋。
以下是央視報道全文:鴨蛋滯銷 農民犯愁
主持人:關注農産品滯銷。浙江省樂清市大荊鎮大橫浦村的村民何崇寬,興致勃勃的養了一千多只鴨子,而且是精心照顧,鴨子們也爭氣,每天能下80多斤鴨蛋!可就是這些鴨蛋,讓老何,那叫一個愁!
何崇寬:這個是綠色的。我全部採用山水,是吧,吃的又是青菜、稻穀、小魚,土鴨蛋沒有我這個品質好的。
眼前這成群結隊的鴨子,就是老何去年餵養的,有一千一百隻,老何聽説有機鴨蛋價格高,就不給鴨子吃普通飼料,堅持綠色養殖。
何崇寬侄子何聖苗:我説叔,這個魚都還濕,沒幹。我説你買了不划算要虧的。
老何的侄子算了筆帳,一隻鴨子每天吃兩毛五的小魚幹,再加上蔬菜和谷糠,養一隻鴨子的成本是八毛到一塊,1100隻鴨每天固定成本就得一千塊錢。鴨蛋每天能産八十多斤,賣到12塊錢並且全部賣完才能保本,但現在每天只能賣出去20到40斤。
何崇寬:現在還有一千多斤鴨蛋還銷不出去,那麼好的鴨蛋賣不出去,根本沒想到的。
大浦村村民:那口碑都很好的嘛,我那些朋友、親戚,經常在這裡買。
何崇寬:我這個鴨蛋是一兩多一點點,營養價值很高的。我這個蛋黃是金光閃閃的,我這個蛋黃很好的,沒有腥味。這個品質,人家吃了味道都很好的。就是有些人不知道,不認可。
侄子何聖苗:我們家裏都反對的,都叫他不要養,他就是説要養。
何崇寬:人家消費者認可(綠色養殖)的話,我還繼續養的。有幾元錢好賺的話我也養的。再虧下去,以後我就堅持不了。
最近天氣潮濕,溫度也高,鴨蛋又能保存多久呢?
何崇寬:時間長了賣不出去要變質的,鴨蛋最多時間一個半月。現在天氣太熱了,再放長了時間賣不出去,壞掉要倒掉了。
1994年,老何勸架的時候被誤傷,左手落下殘疾,從此不能幹重活。去年10月,在親戚幫助下,何崇寬投入15萬元養起了鴨子,養鴨、産蛋、賣蛋,每天從淩晨4時忙到天黑,品質也好,可老何就是不明白,為什麼一直都在賠錢?
何崇寬:以前養的時候,想搞到超市去賣的,但超市很麻煩他説你要品牌。
老何認為,除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鴨蛋品質好,嫌貴之外,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不懂銷售。
何崇寬:我對電腦一竅不通,有什麼辦法,沒有辦法的。
為了幫老何解決燃眉之急,記者跟一家專門發佈農産品滯銷資訊的網站聯繫,把鴨蛋的資訊發佈出去,很快,老何就接到杭州和上海打來的諮詢電話。
客戶:喂
何崇寬:你好
客戶:誒,你好你好,是這樣的,我是在那個一畝田的平臺上看到您那裏有鴨蛋銷售是吧?
何崇寬:對對對對。
客戶:你這個鴨蛋是鹹鴨蛋還是鮮鴨蛋?
何崇寬:我這個是鮮鴨蛋。
客戶:現在還有多少,你目前的價格是多少?
何崇寬:現在還有1000多斤,現在是我發樂清15塊,杭州18塊。
客戶:18塊錢一斤是吧?18一斤你比我們這邊賣的要貴誒。
何崇寬:我這個鴨蛋品質好,我這個鴨蛋是正宗吃谷的,全部青菜、小魚,水又好,這個鴨蛋是沒腥味的。
客戶:這邊我再看一下,然後再給你打電話,如果可以的話到時候我再跟你聯繫。
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可能很好的一個捷徑,就是利用好第三方平臺(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通過網路不斷的發佈關於農産品生産過程的一些資訊,實現資訊對稱,這樣消費者就會更願意以更高的價錢來買到這個農産品,最重要的一點還要有體驗過程。
一畝田研究院執行秘書長趙國君:跟輕度電商不同,我們是重度電商,重度電商是是什麼意思,它的線上和線下的的結合非常強,都有我們辦事人員資訊採集員,那是我們的地面部隊,能隨時把總部或者我們發現的滯銷資訊傳遞給每一個工作人員。我們是完全免費的一套服務系統,為農戶服務不是簡單的去點對點的找一個具體的農戶,而是把農民更多的集合起來,免費做農村電商培訓。(中新網財經頻道)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