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農業部門監測,隨著農村勞動力加速轉移,北京農村勞動力市場價格快速增長,5年增幅達89.7%。科學合理節約用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準已成為京郊農業用工的重要課題。
“1000多畝的園子,每年僅雇工的成本就達到200萬元,佔前期投入的三分之一。”在密雲縣巨各莊鎮經營了4年葡萄園的趙彤宇告訴記者,2010年雇散工一天給50元,2013年100元,今年得漲到120元。葡萄園還沒有盈利,但給工人發工資卻一個月也不能耽誤。和趙彤宇一樣,越來越多的農業大戶面臨著“用不起工”的現實困境。
京郊農産品成本核算點監測數據顯示,26個農産品品種平均工值由2009年的43.11元/工日提高到2013年的81.76元/工日,增幅高達89.7%。
儘管隨著農業機械化水準的提高,用工量逐步減少,但仍然有不少農業項目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如給果樹疏花疏果、給果品套袋等,不僅需要大量雇工,而且需要技能熟練的雇工。但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大大壓縮了農業種植者的利潤空間。
化解雇工費上漲帶來的産業困境,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準,同時科學合理節約用工,但在一定程度上,還需要政府這張“看得見的手”來統籌協調。專家建議,農業補貼應“精細化”,對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行業加大補貼力度,使其獲得良性發展,最終實現農企和農民雙獲益。記者毛偉豪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