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險市場“創新”産品大家庭又添兩位新成員。繼“熊孩子險”、“賞月險”、“脫光險”等網銷産品推出後,“懷孕險”又橫空出世,同時,在使用家電時産生意外事故的,也將可以通過購買專屬保險來獲得賠償。
儘管輿論對於此類産品的態度大多呈現出兩極狀態,而且也因形大於實,大多難逃“噱頭”的標簽,但在業內專家看來,隨著競爭加劇,今後保險市場可能會更加細化和升級,在市場小眾化、個性化的當下,客戶對新保險品種的需求在增加,保險公司通過吸引眼球的行銷提高自身品牌知名度無可厚非。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郭家軒
懷孕即得500元津貼
買保險後懷孕可以拿津貼?的確,近日,有保險公司推出了一款針對備孕人群的新産品“懷孕險”,保費為50元,被保險人只要在購買懷孕險之後的3個月內懷孕,即可獲得500元的懷孕津貼。而界定懷孕的標準以醫院出具的懷孕證明時間為準,這也是國內首款以懷孕與否為理賠依據的保險。
據了解,該産品僅在24日當天在網上發售,以年滿20周歲的女性為投保對象。平安産險內部人士告訴記者,23歲—30歲的女性有可能成為“懷孕險”的最大目標消費群。
那麼對於懷孕險,消費者是否會買賬呢?記者採訪了部分市民,剛結婚兩個月的小虹告訴記者,“儘管現在我和老公還沒決定要孩子,但如果打算懷孕,我就會試試。不過如果只是在24日賣,那我就趕不上了。”
在某傳媒企業工作的王小姐認為,這是對孕婦的一種保護和關愛,個人覺得蠻好的,自己打算懷孕的時候,會考慮購買。“50元錢不算貴,懷孕了有錢拿,沒懷孕損失也不大。”
不過也有受訪的男士認為,對於那些計劃生孩子的來説,可能還有一點吸引力,但如果由於意外而導致懷孕,500元保額和後續的醫療服務,顯然用處不大。“個人覺得‘懷孕險’蠻無聊,對老百姓生活沒什麼大用處。”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懷孕險很新鮮,此前市場普遍有的是針對母嬰的險種,但個性化保險是保險公司為尋求新業務增長點的必然選擇。
儘管輿論對於此類産品的態度大多呈現出兩極狀態,而且也因形大於實,大多難逃“噱頭”的標簽,但業內人士認為,在市場小眾化、個性化的當下,客戶對新保險品種的需求在增加,保險公司通過吸引眼球的行銷來提高自身品牌知名度,其實無可厚非。
家電使用意外致傷可賠
近日,數家保險公司開始搶佔家電意外市場,使用家電時發生意外也能獲得理賠。業內人士表示,日後保險市場可能會更加細化和升級,越來越多的保障條目會介入險企競爭範疇。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購物節保險大戰中,除了壓低價格促銷搶客以外,開拓新的保障領域也是搶佔市場的新方法。而意外險範疇也從普通的交通意外險發展到了家電意外險。
記者了解到,近期在網銷平臺上新推出的幾款家電意外險産品,包括廚房意外傷害保險和浴室意外傷害保險。
其中,廚房意外傷害保險是指因使用廚房家電如微波爐、冰箱等,不幸發生意外身故可獲得理賠。此款保險保額為3萬元,保險期間為1年,投保人年齡限制為18周歲至65周歲。不過,購買區域則有所限制,僅局限在湖北、上海、江蘇等6個地區。
而浴室意外傷害保險保額同樣是3萬元,保險期間1年,保障範圍為因使用電熱水器、洗衣機在內的浴室家電而導致的不幸意外身故。
“保險公司越來越細化市場,拓寬保障範圍對消費者來説是個好事。”一位資深代理人表示,國內保險市場的保障範圍越來越大,説明國人對保險的需求也在增強,面對更多細化的産品問世,消費者一定要記得看清免賠條款,以免引起理賠糾紛。
近年來,隨著社會人群保險意識的增強,作為轉嫁風險的工具,保險正在逐步覆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諸如綜合意外險、交通意外險、家庭財産險等傳統險種已逐漸被人們所了解。而網際網路保險的創新之處,也不僅在於銷售模式,更體現出了服務理念的改變。
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作為險企,最主要的還是産品和服務。如果過分重視行銷,而忽略這些重點,未免本末倒置。
“消費者看法兩極化很正常,關鍵是購買時要結合自身需求,明確保險責任。”有著多年保險從業經歷的高先生表示,市場鼓勵多樣化,在當下人們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的背景下,這種個性化、有針對性的産品,更有利於應對市場競爭和滿足百姓需求。
[責任編輯: 陸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