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機動車道內被劃上了車位,車道僅剩27釐米寬
原標題:車道還沒車把寬 騎行變雜耍
法制晚報訊( 文/記者崔毅飛攝/記者郭謙)“一段27釐米寬的自行車道,讓綠色出行的口號變得蒼白。”近日有市民反映,復興路一處非機動車道遭停車位侵佔,寬度只剩下27釐米,這樣的寬度使得騎行者的安全沒有保證。
目擊車道還沒車把寬 騎行者只好違章
這處路段位於五棵松橋以東、復興路路北。因右轉機動車提前進入輔路,使得大約200米長的輔路形成了兩股道並行——左側機動車道、右側非機動車道。兩個月前,因機動車停車位的侵佔,自行車道僅剩下27釐米寬,而普通自行車的車把寬度為60釐米。
途經這裡的騎行者都要小心翼翼,因擔心路邊的機動車突然開門,部分騎行者只能違章騎入機動車道,在車流中躲閃。
“這道兒還沒車把寬,你讓人怎麼走?”每天途經此地的秦先生哭笑不得,“綠色出行都快變成驚險雜耍了。”記者隨機採訪了五名騎車市民,大部分人表示,27釐米寬的車道讓自行車沒了退讓餘地。
街道綜合考慮後施劃 如確有問題會改
記者走訪發現,復興路從萬壽路至玉泉路路段南北兩側增加了不少車位,為沿線小區、大型單位提供了停車方便,但不少車位都佔用非機動車道,導致其變窄。
昨天下午,記者致電施劃這些車位的萬壽路街道辦城管科,一位姓佟(音)的工作人員稱,這些車位已在交管部門備案,27釐米寬的那段非機動車道對面正是301醫院,他們在此施劃車位經過了綜合考慮,主要是為解決去醫院看病的患者停車難的問題。
對於這麼窄的車道是否能保證通行需求和騎車人的生命安全,該工作人員堅稱已進行了綜合考量。他表示會到現場查看,如確實存在問題,會進行修改。
北京建築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的王銳英老師表示,很多地方為了照顧機動車,改變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的用途,這麼做有待商榷。
非機動車道的寬度是根據交通流量等要素設計的,不能隨便壓縮。機動車道窄了會讓車輛無法通行,非機動車道也是這個道理,基本寬度必須保證,至少也要達到1米寬。
2012年,瀋陽出現了一條不足70釐米寬的自行車道,被網友吐槽為“瀋陽史上最窄自行車道”。
2011年,廣州環市路出現一條僅有38釐米寬的自行車道,騎車族感嘆如過獨木橋。
2008年,杭州玉皇山路和蓮花峰路交叉口附近的自行車道被曝僅35釐米寬,交警稱這裡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可以混合使用,非機動車可以放心駛到人行道上。
文/記者崔毅飛攝/記者郭謙
[責任編輯: 王偉]